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哪吒之魔童闹海》冲到全球票房榜第9,预计冲第8,拿下全球动画电影TO

明理怎飞机作者:明理怎飞机 发布时间: 2025-03-07 15:18:32 浏览量:225次

今天,又是被全球票房影视榜震惊到的一天!

继昨天下午冲到全球票房榜第10后,今早,《哪吒之魔童闹海》已冲到全球第9,预计今天就可以冲到全球第8,同时拿下全球动画电影排行榜TOP1!

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足以和《阿凡达》、《复仇者联盟》、《泰坦尼克号》等经典大作肩并肩,写入全球影史~

作为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TOP 2(估计今天能上TOP 1),中国电影史上首部、全亚洲首部票房过百亿的影片,全球单一电影市场最高票房纪录的缔造者,《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靠的是五年磨一剑的深耕细作,影片中不仅有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在镜头数量上远超《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1》),而且在角色设计、毛发皮肤等制作难点,以及新的场景特效技术方面,都实现了质的飞跃。

“中国制造”背后所代表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哪吒2》由饺子执导,成都可可豆动画公司主导,140多家国内动画公司协作完成,包括彩条屋动画、Base FX、monk、红鲤动画、原力动画、华强方特、MORE VFX、黑屋文化、深月十海、泥丸星等等。

这些制作公司涵盖了动画制作、分镜设计、特效合成、数字资产、美术服务、后期制作等多个类别,所在地遍布大江南北。可以说,整个《哪吒2》是一场跨越5年时光、声势浩大的全国总动员。

《哪吒2》片尾署名公司的城市分布(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根据出品方公布的数据,《哪吒2》成片镜头总数为2427个,其中1948个是特效镜头。和《哪吒1》相比,成片时长更长、质量要求更高、角色和场景的数量更多,制作体量可以说是“超级加倍”。

为了达到导演的要求,制作团队几乎是把第一部电影的已有资产都重做了一遍,还增加了很多之前没有过的新设定和新点子。

从协作分工来看,《哪吒2》全片的制作标准,由成都可可豆动画来主导,各协作公司都按照导演的要求和前期提供的各种样片,来完成各自分配到的项目,发挥各自团队的技术优势,完成分工协作。

比如MORE VFX专攻视觉特效,千鸟动画、画心科技提供美术设计,星阅辰石承担动态分镜系统,炬煋文化参与了角色特效制作,云海天聚承担了部分模型材质和特效后期制作任务等等。

以具体镜头和工作量举例:

土拔鼠场次是由Base FX和Monk团队共同完成;2亿人洪流对撞的特效,由《姜子牙》的联合导演王昕老师的公司泥丸星完成;三龙王出场和围困陈塘关的特效场次由原力公司完成;殷夫人的特效由《流浪地球》特效团队MORE VFX完成;《深海》十月团队参与了前期测试工作,以及非常重要的申正道和灵珠版哪吒打斗场次;《熊出没》华强方特团队为申正道和灵珠哪吒打斗场次制作了深山密林的瀑布特效,包括其中大体量、高难度的水体计算等等。

这其中,不同特效团队的制作人员都付出了超级多的心血。

MORE VFX在“哪吒重生”场次中,如殷夫人消散、哪吒撕裂与重生、天元鼎壁的燃烧氛围等特效镜头,共有六七十人参与团队制作,耗时11个月;

彩条屋影业控股的上海红鲤文化及其对外投资的苏州红鲸影视,参与了《哪吒2》角色、场景资产,前期探索阶段的previz,动画、解算、特效以及灯光渲染合成等在内的全流程制作,累计投入制作人次约160人,耗时26个月。

在圈内人看来,《哪吒 2》无疑是在挑战电影特效技术的天花板。

和《哪吒1》相比,《哪吒2》将第一部原有角色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建模,角色特征也更加明显,比如“精修”后的哪吒、敖丙、申公豹;

此外,第二部还增加了很多个性化十足的新角色,比如大家都很喜欢的帅气龙爹和魅惑龙姑姑、敖丙和哪吒合二为一的灵珠版哪吒、能屈能伸的石矶娘娘、各种有趣造型的妖兽等等等等。

《哪吒2》中,角色毛发和皮肤的细节处理也更加逼真、细腻,优先采用了高精度渲染技术,如次表面散射,让角色的毛发更加逼真,皮肤更加细腻。看过IMAX的观众都知道,大屏幕上角色的毛发都丝丝分明、甚至毛孔也能清晰可见。

在龙族带领众多海底妖兽,通过虚空裂口穿越到陈塘关的场次中,导演要求每一条束缚海妖的锁链不仅要单独建模,还要保证它们拥有随机的、符合物理规律的、相互独立的运动轨迹。而这组镜头中,束缚海兽的锁链足足有百万条之多,制作难度大大增加。

为此,原力公司为项目开发了一个自动化锁链工具。这个工具自动找到用来挂锁链的指定模型,还可以自动生成并解算曲线用来代替实际的锁链,极大提升了动画师团队的创作效率。据说,仅这一项工具就申请了两个专利。

和锁链一样棘手的,还有因为百万海兽接踵而至时,虚空裂口处的烟尘效果。别看只有35秒的镜头,特效团队先先后后打磨了足足半年之久,只为终最棒的效果呈现在观众眼前。

同样是反复打磨镜头,为后续制作团队提供从0到1打样镜头的特效团队,肩负了更多重任。

因为《哪吒2》的整体特效量非常巨大,平均每个镜头至少有5种特效元素,每个镜头的特效模拟缓存量在10T以上。例如,要做8层以上不同材质、不同速度的岩浆流体等等。

而这样成分复杂的镜头,负责打样的特效团队经常要反复磨六七十遍才能通过。那些负责正式镜头制作的团队工作量,可想而知。

《哪吒2》的技术含量还远不止于此。

在申正道和灵珠哪吒打斗背景中,导演对深山密林的瀑布特效有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规模宏大,还要有粒子特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众所周知,水特效是所有特效种类中最难做到的技术之一。

为此,制作团队结合AI算法,开发出一套瀑布制作流程自动化程序,将50台高性能工作站整合成解算集群对解算数据进行批量处理,最终成功制作出了具有更真实美感的深林瀑布。

《哪吒2》的诞生,4000多名制作人员参与,堪称中国动画史上最复杂的协同创作。

随着影片幕后的故事被一一揭秘,更多优秀的创作工具和流程被保留了下来,成为中国动画圈的“共同财产”。

比如前面提到的自动化锁链、水粒子解算等技术,以及实现螃蟹流星锤这一难点的生物拟态技术,已成为行业新标杆,被多部待播动画列为核心技术;

还有为哪吒元神出窍研发出的"光子巢"渲染系统,能在单帧画面中处理超过500万条光线路径。在此之前,这是只有好莱坞顶级工作室才能完成的技术。

不仅仅有新技术伴随《哪吒2》的诞生而出现,目前已有王牌技术的制作团队,比如十月数码的流体特效、华强方特的自然环境模拟、Monk团队的生物动力学等等,都在《哪吒2》导演近乎“变态”的高要求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了国产特效的“新”天花板。

毫不夸张地说,《哪吒2》首次实现全流程国产化,培养出超多的技术骨干,带动了整个产业升级。

一想到这么有意义的大项目里,有300多名火星毕业生的参与,星仔与有荣焉!

相关阅读:《哪吒2》冲进全球影史票房TOP10!超300名火星毕业生参与制作!

之前,星仔曾在《深海》专稿中写过一句话:

“做动画的这些同行,都是纯粹的匠人,或者专注于成为匠人的人。在这里,人人眼里只有对技术的探索,和对动画的无限热爱。”

《哪吒2》长达5年的制作周期里,被陆续发掘出来的幕后故事,都在印证这段话。

改了近200遍的混天绫,有800多个G废稿的铁链组,改了13个月不断推倒重来的藕体撕裂特效;

还有哪吒战甲上拥有独立编号的每片龙鳞,海妖瞳孔里暗搓搓藏起的一整片星图,就连背景里飘过的蒲公英,都严格遵循真实植物的生长周期而设计。

桩桩件件,数不胜数。

中国动画电影之所以能够在十年内多次出圈甚至出海,做到技术、剧情双满分,正是因为创作它的人,不管五年、十年,还是二十年,始终都保有一颗愿意“死磕”作品的赤子之心。

伴随着《哪吒2》在票房榜上的一路前行,我们可以预见,中国动画的创作氛围一定会越来越好。

现在,新手可以通过火星时代教育这样优秀的培训机构,产学就业一条龙,用更短的时间成功入行;行业中,有优秀的学姐学长和心无旁骛的前辈,带着大家磨炼技术、快速提升;优秀作品可以得到更多亮相机会,甚至有机会走出国门,获得海内外观众的认可,名利双收。

现在想入行的同学们,你们太幸福了!

少年似火,乘风破浪。

做动画,就趁现在!

火星时代教育 影视学院刘老师,为你解答

相关文章

×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