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派拉蒙被吞并了!

蓝色奔腾作者:蓝色奔腾 发布时间: 2025-08-27 18:10:40 浏览量:0次

说明:文中所有的配图均来源于网络

8月7日,影视行业迎来重磅消息:派拉蒙环球公司(Paramount Global)旗下派拉蒙影业(Paramount Pictures)正式易主,其新合作伙伴并非传统影视巨头环球、迪士尼或流媒体平台Netflix,而是曾与其合作、如今野心勃勃的天舞传媒(Skydance Media)。这场并购后,新公司定名为“Paramount, A Skydance Corporation”,标志着派拉蒙实质上被天舞传媒收购,成为其集团版图中的一员。

派拉蒙的新标志

为促成此次收购,天舞传媒斥资80亿美元,其底气源自背后强大的资本支持——公司CEO大卫・埃里森(David Ellison)正是全球软件巨头甲骨文(Oracle)创始人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之子。这一家族背景,让天舞传媒不仅在影视制作领域有所建树,更在虚拟制片、AI动画、数字资产管理等前沿科技领域广泛布局,早已突破传统影视公司的边界。

大卫・埃里森

而甲骨文作为与IBM齐名的传统IT巨头,同时又是云计算领域能与亚马逊、微软一较高下的挑战者,其雄厚实力与电影行业看似格格不入。那么,科技资本为何不惜重金吞并好莱坞大型电影制片厂?其背后的战略意图值得深思。

并购完成后,大卫·埃里森在公开信中详细阐述了派拉蒙的“改造”蓝图。他宣布,自明年起,公司将把旗下流媒体平台Paramount+与免费电视服务Pluto TV迁移至“统一技术栈”,以提升性能、削减运营成本。他更将派拉蒙定位为一家“科技先锋公司”,明确表示将深度借鉴硅谷创新经验,推动技术驱动的转型。具体而言,AI辅助翻译、虚拟音场技术、专有广告技术栈等前沿科技,将成为派拉蒙未来重点应用的方向。

传统电影制片厂与硅谷经验、新技术的融合,预示着派拉蒙或将蜕变为一个全新的娱乐科技综合体。这一变革并非孤例:2022年,亚马逊以85亿美元收购米高梅,已引发行业震动;如今,作为好莱坞“五大片厂”之一的派拉蒙与天舞传媒合并,更标志着科技资本对好莱坞的深度渗透与重构。

从亚马逊到天舞传媒,科技巨头的接连入场,是否意味着好莱坞已进入“科技资本主导”的新时代?带着疑问看这场“豪门与新贵”的联姻,能看出更多门道。

01
老贵族已难支撑大城堡:派拉蒙的困境与挣扎

派拉蒙影业,作为美国电影工业的元老级存在,位列好莱坞“五大片厂”(迪士尼/福斯、华纳兄弟、环球、派拉蒙、索尼哥伦比亚)之中,堪称美国电影辉煌历史的象征。

从风靡全球的《教父》系列,到惊险刺激的《夺宝奇兵》;从温暖治愈的《阿甘正传》,到持续焕发生机的《碟中谍》系列,派拉蒙打造了无数经典IP,这些作品不仅在票房上屡创佳绩,更在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标志性Logo——一座被繁星簇拥的雪山(传说灵感源自犹他州的Ben Lomond山),辨识度极高,成为全球影迷心中电影公司的经典符号。

派拉蒙的标志性Logo

然而,时过境迁,在流媒体浪潮汹涌、社交短视频风靡以及行业合并重组的大背景下,派拉蒙这艘昔日的巨轮,正面临着方向性的艰难抉择。

先来看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2023年,派拉蒙全球(Paramount Global)全年营业亏损超过4.5亿美元;到了2024年,亏损更是急剧扩大至53亿美元。如此巨大的财务窟窿,让派拉蒙的处境岌岌可危。

派拉蒙全球2023年亏损4.5亿美元,2024年亏损53亿美元

流媒体领域,派拉蒙虽有所布局,其平台Paramount+全球用户接近8000万,但在全球主要流媒体平台中仅位列第四,远远落后于传统竞争对手迪士尼和华纳。疫情期间,流媒体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但大部分新增用户被Netflix、迪士尼和华纳等巨头收入囊中,派拉蒙的Paramount+和NBC环球的Peacock只能分得残羹冷炙。时至今日,除Netflix外,其他流媒体平台大多仍处于亏损状态,或勉强维持盈亏平衡。而最新二季度业绩显示,Paramount+流媒体服务在第二季度流失了130万用户,尽管这一数字好于分析师预期,但用户数量的不增反减,无疑凸显了流媒体行业竞争的残酷与激烈。目前,Paramount+全球订阅用户总数为7770万,其所属直销部门(DTC)公布的营业利润虽高于去年同期,但整体形势依然严峻。

Paramount+全球用户仅位列第四

传统电视业务的加速衰落,更是让派拉蒙雪上加霜。广告业务收入因电视行业的低迷而连年下滑,派拉蒙在传统电视业务方面的收入下降6%,至40.1亿美元,营收更是下降了15%,至8.63亿美元。

派拉蒙第二季度的营业利润率为5.8%,同比增长83.9个百分点

电影行业同样困境重重。全美线下影院受疫情影响严重,至今仍未完全恢复元气。派拉蒙最新的王牌IP《碟中谍7》制作成本飙升至2.9亿美元,尽管主演阿汤哥全力以赴,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动作大戏,但全球票房仅5.7亿美元,与前作《碟中谍6》(制作成本1.8亿美元,全球票房7.9亿美元)相比,成绩相差甚远。最新数据显示,派拉蒙电影部门2025年二季度亏损达8400万美元。

内容制作成本高昂、发行渠道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自有流媒体平台缺乏竞争力、营收增长停滞不前……种种因素叠加,导致派拉蒙盈利能力急剧下降。如今的派拉蒙,恰似一位老贵族,虽拥有辉煌的历史和庞大的产业,却难以支撑起日益沉重的运营负担,大城堡的辉煌已难以为继。

02
媒体大亨“雷石东家族”黯然退场:派拉蒙背后的兴衰沉浮

派拉蒙所面临的业务困境,犹如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其背后实控人进退维谷的艰难处境。

派拉蒙背后的全美娱乐公司(National Amusements, Inc.),由已故媒体大亨萨默·雷石东(Sumner Redstone)一手创立并掌控多年。在萨默的精心经营下,全美娱乐公司构建起了一个庞大的媒体帝国,派拉蒙影业便是其中耀眼的明珠。然而,2016年,老雷石东被法院判定精神上失能,其女莎莉·雷石东(Shari Redstone)接过了掌控媒体王国的重任。

莎莉·雷石东

莎莉虽成为派拉蒙的控股人,却并未深度参与公司的日常运营。她手握77%的投票权,这本应是一把开启公司辉煌未来的钥匙,然而,在她的管理下,派拉蒙却陷入了一系列危机之中。

战略上的摇摆不定,成为派拉蒙发展的首要阻碍。当Netflix、Disney+等流媒体巨头如日中天时,派拉蒙在“坚守传统”与“彻底转型”的十字路口徘徊不前。2021年,Paramount+虽姗姗来迟地正式推出,但在内容投入、市场拓展和品牌认知等方面,始终落后于竞争对手。它既想守住传统电视网络CBS的盈利根基,又渴望在流媒体的激烈争夺中分得一杯羹,结果却是在两个战场都未能达到预期目标,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内容方面,尽管派拉蒙旗下坐拥《星际迷航》《教父》《碟中谍》等众多知名IP资源,但缺乏爆款作品的持续输出,对年轻用户的吸引力也严重不足,难以在新时代的娱乐市场中站稳脚跟。

管理层的频繁动荡,更是让派拉蒙雪上加霜。2023年,CEO鲍勃·巴基什(Bob Bakish)与董事会之间关系紧张、沟通不畅,最终在2024年春季黯然离场。在他任职期间,派拉蒙试图通过出售资产、裁员降本、合并部门等一系列“应急式”操作来缓解危机,但这些举措并未从根本上扭转局面,反而导致员工士气低落,内容生态遭到削弱。而继任的三位联席CEO领导模式,更是引发了外界的广泛质疑。权力分散、协调复杂,使得战略执行进一步失控,公司的发展陷入了混乱无序的状态。

鲍勃·巴基什(已卸任)

资本压力的持续加剧,则成为压垮派拉蒙的最后一根稻草。派拉蒙的广告收入持续下滑,传统有线电视业务陷入结构性衰退,而流媒体部门又长期处于亏损烧钱的状态。到2024年底,公司债务如雪球般越滚越大,攀升至160亿美元以上,评级机构也接连下调其信用评级。莎莉虽持有控股权,但却没有实质的资本注入能力。她既无法像苹果或亚马逊那样为派拉蒙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也无法像Netflix那样吸引外部融资来推动内容扩张。

随着股东施压力度的不断加大、公司营收的持续下滑以及战略突破口的迟迟未现,莎莉最终被迫松口,希望对派拉蒙进行彻底的变革。她原本寄希望于引进外部资本,同时保留公司的控制权。然而,现实却无比残酷。在资本主导、算法驱动、全球互联网无国界竞争的新时代里,仅靠控制权和传统IP,已经无法再维系一个传统媒体帝国的昔日荣光。如果莎莉不放弃控制权,就没有资本愿意充当“白衣骑士”,为这家百年老店的资产负债表充值续费。

这不仅是派拉蒙一个时代的终结,更是“家族式媒体帝国”在当代娱乐工业巨变中难以为继的典型缩影。

03
“极客富豪”接盘“好莱坞标杆”:一场多方博弈下的行业新局

在派拉蒙深陷困境、举步维艰之时,谁有能力且愿意挺身而出,成为拯救它的“白衣骑士”呢?

理想的拯救者,需具备多重特质。它得是媒体圈的资深玩家,深谙传统媒体的运作规则;同时要自带创新基因,能助力老牌巨头破旧立新,重新激发创造力;还得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为派拉蒙在转型过程中持续“输血”,弥补资本消耗;此外,还需对派拉蒙了如指掌,能精准引导其走上契合自身的发展道路。此时,一个堪称完美的“救星组合”浮出水面——长期与派拉蒙合作的新锐媒体公司天舞传媒,及其背后的老板大卫·埃里森,还有他的父亲拉里·埃里森。

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

拉里·埃里森,可谓声名远扬。他是甲骨文的创始人,不久前刚刚荣升为仅次于马斯克的全球第二富豪。甲骨文在上个世纪便是全球软件领域的领军企业,独占鳌头。进入互联网时代,甲骨文又敏锐地抓住云计算的风口,成功转型为仅次于亚马逊、微软、谷歌的二线云服务提供商。不仅如此,凭借拉里·埃里森出色的政商关系,自2020年起,甲骨文成为TikTok在美国最重要的运营合作伙伴。TikTok美国的业务不仅运行在甲骨文的云平台上,甲骨文还代表美国监管机构对其在美国的业务进行安全审计和监督。如此看来,拉里·埃里森要钱有钱、要技术有技术、要人脉有人脉,无疑是拯救派拉蒙的绝佳人选。

而正式走到台前的,是拉里·埃里森之子、天舞传媒的创办人和CEO大卫·埃里森,这位年仅42岁的青年才俊,在影视界已崭露头角。别看他年纪轻轻,天舞传媒与派拉蒙却有着长期且深入的合作,共同参与了《碟中谍》系列、《壮志凌云:独行侠》等多部大片制作。

拉里·埃里森与大卫·埃里森

天舞传媒创立于2010年,凭借参与制作科恩兄弟执导的奥斯卡提名影片《大地惊雷》,大卫·埃里森和他的天舞传媒一战成名。这部天舞传媒制作的首部剧情长片,以3800万美元的预算斩获超过2.5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成绩斐然。监管文件显示,截至2024年年中,天舞传媒已制作或联合投资了35部剧情长片,其中24部是与派拉蒙携手完成的。

翻拍的《大地惊雷》

长期与派拉蒙的合作,让天舞传媒深度了解其运营模式与业务流程。在实际项目投资与分成过程中,天舞传媒与派拉蒙管理层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关系。这些优势,为天舞传媒收购派拉蒙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可以说,大卫·埃里森和天舞传媒对派拉蒙的流程、人脉、系统都极为熟悉,很难再找到比他们更合适的收购方了。

这一收购事件,乍一看颇似宫斗剧:老贵族的掌上明珠因家道中落,被当年陪读的少年公子迎娶入门,让人感觉似曾相识。然而,背后的原因远非如此简单。这并非一桩单纯的资本并购,而是媒体版图重构、技术范式转移和美国政坛博弈等多条线索相互交织的结果。在媒体行业格局深刻变革、技术迭代日新月异、政治因素影响愈发显著的当下,派拉蒙的命运走向,无疑将为整个行业带来新的变数与启示。

04
科技巨头的“媒体帝国梦”:天舞传媒收购派拉蒙背后的行业变革

推动大卫·埃里森和天舞传媒决定收购派拉蒙的,是埃里森家族进军媒体行业的勃勃雄心、派拉蒙自身巨大的增长潜力,以及一场充满未知的政治博弈。这一决策,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媒体行业激起层层涟漪。

制作方的困境与转型渴望

在与派拉蒙的合作历程中,大卫·埃里森深刻意识到,单纯作为制作方参与媒体行业,会受到平台方(如派拉蒙、Netflix等)的诸多限制。内容的定价权牢牢掌握在平台手中,制作方只能被动接受。当平台发现内容采购成本过高时,往往会果断甩开第三方内容制作机构,转而组建自己的内容制作团队,以此实现“降本增效”。

从2012年Netflix制作《纸牌屋》开始,原本毫无内容制作能力的互联网公司便从零起步,逐步构建起能够与六大影厂制作团队相媲美的原创能力。到2025年上半年,最受欢迎的原创流媒体剧集前十中,有四部来自Netflix,其原创实力碾压其他所有平台。“自产自销”已然成为流媒体内容制作发行领域效率最高的模式。

这一幕让人不禁联想到“好莱坞1948年反托拉斯案”,也就是影响美国电影业百年的“派拉蒙法案”诞生的背景。当时,裁决要求美国影厂不得拥有自己的院线,也不得要求影院对自己公司的影片独家包销。这一裁决彻底改变了美国电影工业的制作、发行和播映方式。然而,时过境迁,2020年“派拉蒙法案”正式废除后,制作和发行的垂直整合彻底合法化,并成为高效率的代名词。

作为制作方的天舞传媒,自然渴望进一步涉足发行环节,掌控属于自己的平台。收购派拉蒙,就意味着天舞传媒的内容制作将从“卖给平台”转变为“自己掌握平台”,实现从内容生产到渠道发行的全面掌控。

天舞传媒的平台渴望与派拉蒙的价值

天舞传媒自身具备强大的内容制作能力,涵盖动画、游戏、电影、电视等多个领域,但在直接触达用户方面却存在明显短板。若想在媒体行业成为一线玩家,拥有自己的平台至关重要。而派拉蒙,正是天舞传媒进军平台领域的绝佳门票。

派拉蒙能为天舞传媒带来诸多宝贵资源:首先是现成的7700万订阅用户群,这为天舞传媒的内容传播提供了庞大的受众基础;其次是海量内容版权库,包括CBS、MTV、Nickelodeon、Showtime等知名品牌的内容,这些丰富的版权资源是天舞传媒拓展业务、吸引用户的有力武器;最后是国际化的发行管道,覆盖英国、拉美、东南亚等市场,有助于天舞传媒将业务拓展至全球。

对于天舞传媒而言,收购派拉蒙是一次“平台跃迁”。它不再依赖Netflix或其他流媒体的渠道分发内容,而是直接成为管道拥有者,同时还能获得CBS、Showtime、MTV等大量版权内容,就如同购买入场券的同时,还获赠了一套高价值赠券和VIP通道。

科技与媒体的融合趋势

近年来,媒体行业越来越多地被互联网企业渗透。Netflix积极打造自身内容,迪士尼推出Disney+,亚马逊收购米高梅,苹果拥有Apple TV+。如今,派拉蒙背后有了天舞传媒,而天舞传媒背后则是甲骨文,这无疑是硅谷与好莱坞的一次深度联姻。

站在前台的天舞传媒在虚拟制片、AI动画、数字资产管理等领域投入大量资源。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拍片公司”,而是致力于将传统影业重构为一个技术主导的内容工厂。而天舞传媒背后的甲骨文,既是与IBM比肩的传统IT巨头,又是在云计算领域能够与亚马逊和微软一较高下的挑战者。

更为关键的是,甲骨文目前运营着TikTok美国的云计算平台,同时承担着TikTok美国的数据与运营的安全审计。如果TikTok美国的业务未来出售给美国企业,甲骨文极有可能是收购团体中的重要成员。这意味着,甲骨文有机会同时将触角延伸至社交短视频代表的互联网媒体和派拉蒙代表的传统媒体领域,并有可能融合两者优势,创造出全新的媒体业务模式。

继米高梅被亚马逊收购后,派拉蒙将成为第一个被新兴科技资本(非传统媒体公司)彻底收购的“五大”影厂成员。这一事件标志着传统影视公司的独立性正在逐渐终结,好莱坞正式进入“科技资本主导”的新阶段,内容、技术、平台、数据的整合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趋势。

媒体企业的进化之路与天舞传媒的规划

媒体企业纷纷踏上各自的进化之路。迪士尼通过整合平台(Disney+)、IP和主题乐园,实现多元化发展;Netflix则成为内容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典范。而天舞传媒与派拉蒙的合并,或许会打造出一个“特斯拉+迪士尼”的混合体,在技术和内容领域双管齐下。

大卫·埃里森在上周四合并结束后的公开信中,详细阐述了他对派拉蒙的规划。他宣布未来将把业务拆分为三个不同的部门:制片工作室、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媒体和电视媒体。此次重组旨在提高效率,因为新公司正准备首次将整个业务迁移到单一技术平台。公司计划从明年开始将Paramount+和Pluto TV迁移到“统一的技术栈”,以提升性能并降低运营成本。从技术和系统入手整合业务,这是硅谷企业熟悉的操作模式。

大卫·埃里森强调,他认为派拉蒙是一家“科技先锋公司”,将更多地借鉴硅谷的经验。他列举了AI辅助翻译、虚拟音场和专有广告技术栈等希望广泛应用的技术。天舞传媒在AI视觉、虚拟制片、游戏引擎等领域积极布局,希望将这些先进技术整合进派拉蒙的传统制作流程,提升效率与个性化内容投放能力。

大卫·埃里森的目标十分明确:构建一个既懂技术、又拥有丰富IP和强大内容原创能力,还能直接触达终端用户的新型娱乐帝国。这与传统派拉蒙的结构性老化形成鲜明互补——百年媒体巨人组织僵化、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已日益凸显。

如今,合并收购已尘埃落定。80岁的拉里·埃里森和他42岁的儿子大卫·埃里森成为好莱坞最有权势的二人组之一,对电视节目、电影、新闻等领域产生巨大影响力。作为派拉蒙公司的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和50%投票权的掌控者,大卫·埃里森接手了一个拥有1200多部电影的娱乐帝国,以及另外2400部电影的发行权。其他媒体资产还包括音乐频道MTV、尼克儿童频道(Nickelodeon)、Showtime和CBS新闻。

这场收购不仅是埃里森家族的媒体帝国梦的开启,更是媒体行业在科技浪潮推动下深刻变革的缩影。

05
总统“祝福”下,行业合并的微妙局

在行业这场重磅合并收购事件里,川普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要知道,这类合并需获得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批准,过程充满波折,历经数月审查与动荡才见分晓。

在这漫长的审查期,川普正与派拉蒙旗下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王牌节目《60分钟》对簿公堂。这场官司如同一团乱麻,纠缠不清,让双方都头疼不已。最终,派拉蒙选择支付1600万美元,用于建设川普未来的总统图书馆,以此了结了这桩“烫手山芋”般的官司。

说来也巧,和解协议达成后不久,FCC的合并审批便迅速通过。坊间对此议论纷纷,不少人猜测这一和解协议实则是安抚川普的隐性贿赂,毕竟时间节点太过微妙,很难不让人浮想联翩。

几周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又抛出一枚“重磅炸弹”,以成本超支为由,宣布将于明年5月停播斯蒂芬・科尔伯特(Stephen Colbert)的深夜秀。要知道,科尔伯特的节目一向对川普持批评态度,其犀利的言辞常常引发广泛关注。此时宣布停播,难免让人觉得背后有政治因素的影子。

与此同时,大卫·埃里森的天舞传媒做出书面承诺,宣称公司节目将体现“来自不同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多元化观点”,还会“采取措施根除损害国家新闻媒体信任的偏见”。这一承诺看似积极正面,但结合当下局势,也被视为向川普示好的举动。无论是派拉蒙还是天舞传媒,似乎都在给足川普面子。

从公司股权结构来看,大卫在合并后的派拉蒙拥有50%的投票权,看似权力不小,但实际上他的父亲老埃里森才是资金和股权的真正掌控者,大卫从预算到关键投资的所有事项都需父亲批准。

老埃里森与川普关系匪浅,有着长期合作关系。今年1月,老埃里森为白宫宣布的5000亿美元“星际之门”AI基础设施计划站台;同月,川普表示愿意接受老埃里森牵头的TikTok收购案,还延长了TikTok的出售截止日期。此外,老埃里森承诺对CBS进行全面改革,这让在媒体方面吃过不少苦头的川普十分开心。7月,川普谈及老埃里森时赞不绝口,称其能把CBS管理得很好,收购是划算买卖。

在总统看似“祝福”的背后,行业合并的这场局,实则充满了复杂的政治与商业博弈。

特朗普宣布斥资 5000 亿美元启动人工智能项目“星际之门”

06
新“王朝”的曙光?

自1912年派拉蒙呱呱坠地,至2025年与天舞传媒喜结连理,整整113年岁月悠悠,恰似一个旧王朝缓缓落幕。

莎莉·雷石东挥手作别,大卫·埃里森闪亮登场。这可不只是两位家族后辈的命运交接,更是整个媒体产业跨时代的更迭。如今,电影早已不是过去单纯依赖“剧本 + 导演”的艺术小天地,它摇身一变,成了集平台、数据、内容宇宙于一身,由技术驱动的超级商业产品。

派拉蒙欣然“出嫁”,并非仅仅因为孤立无援;天舞传媒执着求娶,也不只是野心在作祟。这场合并收购,实则是好莱坞传统贵族与硅谷新贵之间的一场双向奔赴——一方放下往昔的矜持,一方开启荣耀的加冕。

这桩联姻,究竟是欢喜冤家式的短暂结合,还是未来新王朝的辉煌起点?一切尚未可知,让我们怀揣期待,静候时光揭晓答案。

END
火星时代教育 影视学院刘老师,为你解答

相关文章

×

同学您好!

您已成功报名0元试学活动,老师会在第一时间与您取得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