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ID(人工智能与工业设计)

发布时间:2024-03-10 13:10:35 浏览量:117次


AI+ID(人工智能与工业设计),这是在大的产业群形成背景下的大话题。特别是前几年,有置身AI产业当中的,也有AI产业之外的都想着蹭点流量引爆热点,


今天之所以想聊这个话题,更多的还是因为自身的工作关系吧,我个人是2014年接触到AI这个概念,并设计AI相关的硬件产品。很模糊的概念,当时就认为AI就是一个会说话能语音对讲的机器而已。

对于感兴趣那就进去盘它的思想宗旨。15年算是我深入到AI行业,其实那个时候也是最好的AI+ID的时期。因为ID在AI行业还是一片空白,设计师拥有足够的空间去定义该行业的设计风格。


如果站在那个时候看AI,你就会发现绝大部分拥有童年的设计师对它的认知,应该是阿童木,变形金刚,伊娃等。这是因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大家对人工智能的概念就是机器人,对机器人的感觉就是来自于这些记忆。也恰好机器人加上AI的应用场景更具有商业化。但是机器人并不代表AI,机器人只是AI的一种载体,能作为AI的硬件软件载体非常多,其中包括5G,物联网,智能家居,甚至元宇宙等。


我们常说有产品就有ID,而AI需要产品这个载体,所以AI+ID是成立的。怎么能让AI+ID发酵并让设计师甚至消费者受益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这里讲到的怎么能让AI+ID互促,这让我想起有极个别企业,为了风口和噱头,打着一切为了客户的宗旨,提供AI设计服务(人工智能一键出图),可以为设计需求者提供类似九块九包邮的设计服务。


这是我在某智能云平台上体验的智能logo设计,你只要把你公司名称输入进去,就能获得上百款logo供你选择,一分钟都不用。这是设计公司不可逾越的坎啊!多尝试几次就会发现,无论你公司叫什么名字,图形还是那个图形,字体还是那个字体。更谈不上企业的文化思想了。


为什么会这样?


一是某些人不好好做设计了:二是现阶段AI还处在底层夯实,现在AI能够通过自主学习能力达到语言识别,图像识别,情趣识别等。我们通常认为有逻辑的,可数字化的,重复性的事务和工作我们是可以通过AI来完成的。但是一些抽象的,艺术性的,感性的事务和工作这是AI的终极目标。


我们是要拥抱变化,但我们不能变态!


每年都会有非常多的声音说今年是机器人元年,AI将迎来大爆发。特别是这两年因为疫情的突袭全球,病毒通过人与人的接触式传播,这就导致无接触服务的迫切,这也促使服务类型机器人的大爆发。


AI的本质是服务,通过科技的手段让服务更贴近于生活,其实这就让AI与ID的愿景不谋而合。我们常说ID是解决问题的,通过创新创意带给人们更好的体验达到生活质量的提升。


对一个AI取代ID杞人忧天的话题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当AI拥有思考能力,拥有情感艺术时,我相信AI也能成为一位优秀的设计师。现在AI也有可能取代ID,但是它取代的一定是设计的工具人,对于有创意有思想的设计师也是无可奈何的。


然而,在这些大背景下AI+ID一定能给大家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


热门课程推荐

热门资讯

请绑定手机号

x

同学您好!

您已成功报名0元试学活动,老师会在第一时间与您取得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