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11 11:52:07 浏览量:238次
教育空间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要求建筑师结合美学、文化背景以及前沿的教育与设计理念,打造具有开创性的教育空间,从而激发学子们的灵感与想象力,促进交流与互动,营造友好活力的校园氛围。本期我们精选了以下7个相关案例,希望能为大家带来启发。
01
荷兰:职业学校Nimeto的翻新改造/Nimeto Transformation of a Craft School
公司:Maarten van Kesteren Architecten
© MWA Hart Nibbrig
MBO Nimeto是一所培养创意与创造力的职业学校。校园由两个建于1970年左右的建筑体量构成,曾用于不同的教育用途,后来通过新增的建筑连接起来,但被一条街道隔开。由于五十年间不断的改变,现有的布局已不能满足及符合教学的标准,与此同时,学生人数的增加和新思想的浪潮也表明该校园需要进行彻底的转变。
经过慎重考虑,Nimeto决定不采用荷兰定期拆除40年以上教育建筑,打造新建筑的做法,而是对现有的建筑结构进行整合评估,通过改造将其设计为一个更加平衡的整体空间。
© Melchior Overdevest
设计从原有建筑着手,保留了其开阔性和灵活性,通过对屋顶混凝土板块的切割、增加连廊等措施,创造了多层开放空间,使阳光能够深入地进入建筑内部,在营造明亮简洁的学习环境的同时,也创造了连通性或休闲性的公共空间;连廊的增设不仅将被街道分隔的两座建筑连接了起来,还创造了一个绿色的中央庭院。原先作为停车场的区域也逐渐长出了槐树和花海,为校园带来了生命力。
在改造翻新的过程中,除了必要的结构框架、窗户围栏等,设计没有做过多的修饰,以极简的设计风格突出建筑的空间、节奏与韵律,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
© Melchior Overdevest
02
中国江苏:山峰书院,苏州山峰双语学校文体中心/Shanfeng Academy
公司:OPEN建筑事务所
© 雷坛坛
©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 雷坛坛
© 朱润资
© 雷坛坛
山峰书院位于苏州市相城区,是山峰双语学校的核心建筑。作为一座多功能的文体中心,它也为周边的新城提供亟需的文化设施。建筑师受传统山水画的启发,尤其是在山水中交织叠加的、在留白里蕴含的无限的时间与空间。这也是一个从精神上致敬苏州园林的项目,在唤起传统记忆的同时,直面当代城市和教育的实际问题,在有限的场地内,尝试以丰富的空间高效地容纳多样的活动,并将四季更迭、自然变化带入空间的日常里。
考虑到文体中心里各项功能空间的高使用密度,以及使用者(从小学到高中的师生们)的巨大数量,建筑师决定将通常意义上的一栋核心建筑分解为五个不同的体量并拉开一些距离,由此产生的空隙形成了“春”“夏”“秋”“冬”四个园子。游廊的屋顶上是第五个园子——百草园,栽种草本植物包括香料作物,是一个休闲社交空间,同时也能连通其它建筑区域。
©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 雷坛坛
庭院和游廊,这些建筑师在高密度的校园里着意创造出的“空”,如同山水画里的留白,是呼吸的空间,予人片刻的松弛和放空。阳光、树影、天空、雨水、落叶——大自然变化的瞬间都蕴藏在这些留白中。
面对周边高密度的城市环境,实体的建筑本身取代了围墙,形成一个内向的整体,与周围的忙碌与喧嚣隔绝开来。人在这一方天地中,对内心观照、与自然对话。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建筑采取一种封闭的姿态,相反,这栋没有围墙的建筑以不影响学校安全的方式向城市打开。
© 雷坛坛
© 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 朱润资
设计将建筑放置在临近主要街道的位置,并将书院大门作为校园的主入口。作为连接校园和城市的界面,山峰书院可以方便地与周围社区共享设施。山峰书院里的五座建筑体量分别包含阅读、体育和表演艺术的功能,它们明暗相间、动静结合,既统一于一个整体,又拥有自己的独特个性。
© 雷坛坛
03
日本:桑泽设计研究所新教育设施/Kuwasawa Design School
公司:moss.
© Koji Fujii|TOREAL
本项目为日本著名设计学校桑泽设计研究所的第一改造建设阶段。项目始于对目前教学楼附近的一座老旧教学建筑的改造,目的旨在通过与现有教学楼的相互补充来完善其现有的功能。改造的第一阶段涉及建筑地上的一至四层。设计充分利用了建筑狭长而对称的布局规划,通过更新基础设施,规划高效交通流线来创造出开放的空间环境。
一层到三层的中央区域被规划为公共活动区域,公共区域的两侧设有活动空间、教室和其他功能空间。活动区域作为灵活的公共空间将学校和外部世界联系起来,大面积的玻璃保证了室内外视觉的通透,同时营造出明亮开放的空间氛围。
© Koji Fujii|TOREAL
位于2楼和3楼教室之间的中央公共空间配备了长凳和高桌,为学生们提供了社交互动的场所,让学生们的课间空闲时间变更有意义。四楼的一半以上面积为户外空间,在这里能够远望到代代木体育场和代代木公园郁郁葱葱的绿色景观,户外露台中还集成了长凳、桌子,以及吧台。
原建筑是一座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邮局大楼,其独特的混凝土外观营造出了后现代主义的氛围,而建筑内部则保留了当时的老式内饰,包括大理石饰面墙壁以及木地板等。为了使改造翻新后的室内空间与建筑外观形成对比,室内设计采用了中性的风格基调,以最简洁的装饰着眼于未来几十年的空间需求。
© Koji Fujii|TOREAL
04
中国浙江:温州医科大学国际交流中心/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Exchange Center
公司:非常建筑/Atelier FCJZ
© 田方方
该项目位于浙江省苏州市,用地周围被绵延的树林环绕,环境优美,加之气候温和宜人,故设计以气候为导向,将建筑与自然环境建立起了亲密的联系,采取化整为零的策略,将内容丰富的交流中心拆解成由8栋4层高的建筑组成的群体。8栋建筑承担的功能分别为宿舍楼(4栋)、活动中心、阅览楼、教学楼及报告厅。
在此基础上,设计进一步打破建筑的封闭性,为单体建筑设计了从中心向边缘的四层空间:中心庭院(室外)、空调区(室内)、廊下(半室内)、檐下(半室外),后二者可视为绝对室内与绝对室外之间的过渡,即灰空间。由悬挑屋顶覆盖、进深10米的檐下空间继承了中国建筑木构深檐的传统,赋予了建筑单体一个伞形的剖面。
© 田方方
师生们可以在不同气候条件下,选择适当的空间进行学习、交流或其他活动。巨大的挑檐在两个建筑单体之间构成室外大厅,在这里,音乐会、体育项目等公共性的集体活动也成为了可能。通过建筑设计的独特性,设计团队引导温州医科大学的师生们体验一种室内外界限模糊的生活方式,从而让他们更能意识到自己所处的地理环境的特点。
© 田方方
05
荷兰:国际地理信息科学研究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Geo-Information Sciences
公司:Civic Architects + VDNDP
© Stijn Bollaert
ITC,即国际地理信息科学研究院,是特温特大学的一个杰出的学院,也是可持续发展的象征,来此攻读硕士、博士的学生以及研究人员聚集在这里,共同探讨可持续解决方案。该院系包含教室、实验室、学习中心、办公室、餐厅和三个庭院花园。
为了体现该院校所秉持的可持续原则,学院决定对1972建成的实验室“Langezijds”进行改造。通过有效的干预,改造的新建筑拥有了四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庭,阳光从巨大的玻璃天窗中进入建筑内部,明亮的光线和较高的层高带来了开阔通透的空间体验。
© Stijn Bollaert
设计把建筑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合在一起,将中庭花园作为一个连接室内外的过渡空间,不仅有助于空气的流通,还能打造绿色有氧的环境,促进身心健康,同时,也能够成为动植物的栖息地,形成小型的生态系统。
此外,院系中每座建筑的入口都设有“社交中心”,人们可以在这里聚会或用餐,以促进交流与互动,科学部门则围绕中庭布局,确保建筑中所有的空间都能够看到景观,其中,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和学习空间相互穿插,旨在鼓励良性的交流互动。
© Stijn Bollaert
06
中国广东:蓝白艺术院校
公司:Various Associates万社设计
改造前 © Various Associates万社设计
改造后 © 张超建筑摄影工作室
项目选址属于深圳市龙岗区城中村内的多栋沿河的当地居民自建楼。院校方希望通过有限的预算及快速的建造速度来完成这个项目,同时赋予艺术高校应有的艺术气息。这次的改造和复兴计划,将为学校及其所在的城中村落带来全新的、平衡于艺术教学及市井生活的校园空间。
“因其居于河道的拐角处,而河道的对面则是一个相对关键的车行道路,我们增设了新的建筑立面的语言:以全新纯粹的颜色及简单的一种透光材料去包围整个建筑群落,使其成为富有活力的一体。从今以后,这个老旧的村屋以全新的面貌和它周边地块紧密相连,与周边区域及城市地肌理、文脉和生活融为一体。”万社设计团队介绍说。“新生”的艺术院校在这个非常本土的街区创造一种亲近与艺术的城市氛围,与兰州拉面、村落士多店这些“土著”融洽地并存。
© 张超建筑摄影工作室
为了满足新增的多个功能空间需求,设计团队重新梳理了各个建筑体之间的交通脉络,将其不同的楼层高度贯通出合理的空间动线;最后将建筑群围合出的中庭空间划分为运动场,其原有的地下车库修改为下沉报告厅以满足校方对于艺术教学及日常活动的需求。新的体量重构,以大面积的亮白色材料结构独立包裹在原建筑立面上,辅以墙上新增的蓝色,两个颜色的对比快速简单地建立出了属于艺术院校干净且明亮的“轮廓”。
© 张超建筑摄影工作室
设计IN湾区 2020 © 李永茂
操场中的“镂空格墙”来源于万社设计在2019年被深圳设计协会邀请,作为深圳城市代表时设计的一系列可拆卸的装置“海浪”。其设计初心是希望在浪费严重的展厅设计中,通过可拆卸回收再循环利用的搭建方式,以闭环的方式实现万社对可持续发展的坚持。
毫无疑问,亮眼的蓝及透彻的白成为了此所艺术高中的自身标识,表现着它们自己的态度。不同的使用空间灵活多变,以促进新的教学项目。宽敞的流动空间成为教室的延伸,允许将学生分成更小的群体。室内则以蓝填充空间的结构,棕红色的阶梯结构勾勒出清晰的楼层上下动线。蓝色与白色的颜色碰撞在空间中,激发了更多关于颜色、色块及想象力的幻想。
© 张超建筑摄影工作室
07
中国广东:海华幼儿园永安分园
公司:开普俊梦儿童空间设计
图片由开普俊梦儿童空间设计提供
海华幼儿园永安分园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是一所直属盐田区教育局的公办幼儿园。项目团队以现实场地条件为依托,结合设计美学,探索了高密度城市背景下学校建筑的空间建构与环境创新。
由于城市用地紧张,面积局限,设计在建筑体量中进行多层空间的垂直规划,实现多楼层的分层拓展,优化空间以提升面积总量,并围绕建筑本体实行扩容方案,将顶层空间纳入户外活动区域,满足幼儿园户外场地的建设标准。戏水区、生态区、游戏区一应俱全,让功能与面积的微妙关系获得基础平衡。
图片由开普俊梦儿童空间设计提供
此外,设计团队重塑人与城市的关系,营造自然氛围,模糊教学边界,让生态式户外环境发展为师长、伙伴外的第三教师。
以“和合”课程理念为基调,摒弃凌乱繁杂的色彩装饰,将原木质感的定调植入细微,净化儿童的视觉感受,并赋予空间真实的物料,让幼儿在温暖自然的状态下生活和学习。设计融合教育而生,教育借力环境而优。结合实际教学需求进行因材施教的环境创设,提供专属教学场景,营造贴合的教学氛围。
图片由开普俊梦儿童空间设计提供
编辑:馬鹿
校对:小简
热门资讯
1. 室内设计师必备灵感网站推荐,快来获取作品、模型、素材源吧!
小D整理了一些室内设计师常用的网站,包括作品、模型、搜索、软装等,快来获取灵感和素材吧!
Forma AI: 一款全流程建筑设计和施工工具,驱动规划方案设计。原为挪威产品SpaceMaker,被改进为涵盖室内和景观设计的工具。非常推荐给建筑和室内设计师使用,试试看Maket!
室内设计师必收藏的网站有哪些?
4. 什么是现代简约风?它有什么特点?在空间布局上应该怎么搭配?
现代简约风是一种注重功能性和实用性的室内设计风格,强调简洁明了的线条和基本形状,融合实用性和时尚感,营造出一个整洁、舒适的居住空间。它常常采用...
想要快速上手装修软件,但CAD、3D max太专业?不用担心!这里推荐6款操作简单的装修软件,让小白也能快速设计家居。
以下是12款必备的环境艺术设计软件,助你完成各种设计任务。 1. AutoCAD:用于建筑室内设计等领域的二维和三维模型创建。 2. SketchUp:直观易用的三维建模软件,帮助设计出精美的室内外环境。 3. Revit:专业级建筑信息模型软件,可协助设计全方位的环境布局。 4. Rhino:强大的几何造型工具,用于设计复杂的建筑结构和景观元素。 5. Lumion:实时渲染引擎,可将设计作品以生动的方式展示给客户。 6. Photoshop:广泛应用的图像处理软件,能够增强和编辑设计方案。 7. 3ds Max:出色的三维建模和渲染软件,可创造逼真的环境效果。 8. Sketch: 优秀的矢量绘图工具,支持设计师实时协作和共享创意。 9. Illustrator:专业级矢量图形软件,用于创作精美的插图和图标。 10. InDesign:行业标准的页面设计和排版软件,适用于创作室内设计方案。 11. ArchiCAD:面向建筑师的BIM软件,可实现设计数据的协作和管理。 12. V-Ray:强大的渲染引擎插件,可为设计师呈现出逼真的光影效果。
7. 科普 | 建筑声学基础知识(一):浅谈室内声学设计的重要性
室内声学设计主要针对家庭影院、视听室、录音室、演播室等需要具有较高声学设计的空间,由于室内空间的特殊原因,声音在其中的传播规律与剧院等大型专...
8. 装修前期设计,设计师收费情况一览,别被“免费设计”忽悠了
装修前期设计的重要性,免费设计的真实情况揭秘,装修设计师费用等相关内容。
中国十大软装设计公司排名 软装设计公司哪家好
男孩子可以学习室内设计,这是一个既有前途又有挑战的职业。室内设计是一门与建筑、艺术和工程密切相关的学科,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艺术天赋和审美能力。
同学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