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12 18:19:17 浏览量:232次
这部分不做过多的展开,因为我觉得剪辑师的思维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里只是给大家一些大概的建议。

1、要增加自己的阅片量
除了综艺节目以外,也要多看一些电影,只有脑子里有概念,拿到素材的时候才知道去怎么剪辑,想要一个什么感觉。
2、要学会拉片
可以找一些经典的影视作品,或者认为剪的好的综艺节目的片段,把每个镜头都切开,这样就能很明显的看到整个片段的剪辑点。拉片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直观的感觉到镜头的长短、节奏的变化。
3、要时刻站在观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剪辑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全知思维,或者容易站在上帝视角去剪片子,因为剪辑师是知道所有故事情节的,所以剪辑师比观众接收影片的信息更快一些,这就导致剪出来的片子往往就会比较着急,节奏会非常快,没有给观众接收的时间。我们剪片子一定要给观众留足接收画面信息量的时间,这样才能让传达的信息更准确。
4、要有感性思维
因为剪片子是一个创作的过程,不能太理性的去思考。
5、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
自己的生活阅历丰富,才能对素材更加敏感。
6、增强自己音乐、美术方面的修养

1、看素材没有捷径、要把素材吃透
这一点非常重要。
2、加深对节目的理解
知道哪些内容是跟节目气质相匹配的,因为真人秀的话,它录制的量真的非常的大,而且嘉宾的很多的行动都是随机的,所以我们要知道节目的重点是什么,哪些素材是是真正有用的。
比如《爸爸去哪儿》的重点在于孩子的反应和互动,把大人的戏尽量弱化掉。所以一些段落孩子如果不是很出彩,可能就会删掉或者快速处理。
3、了解整期节目的内容
确定自己所剪辑的部分在全片中的比重,作用。有一些素材虽然录的很长,但是只是下一段的铺垫,所以只需要保留与下一段关联的素材,其他的都可以快速处理。
剪辑节奏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心理节奏、一个视觉节奏。

1、心理节奏
指内容编排层面,是每一个故事之间讲述的节奏变化。把握好心理节奏首先来确定我们每个段落的重点,围绕我们的重点故事来进行编排。好的剪辑节奏是有段落感,节奏感的。
第一个段落是空镜带入,给观众一个过度和喘息的时间,因为这是一个新的篇章的开始,需要有一个代入感的画面,让大家来了解一下环境。然后用邓伦和山竹的对话引出大家对选房的期待感,到小小春出现用的是一个音乐的急停,用来突出他走的慢特点,然后用纪实的手法来让观众看清楚陈小春有一些着急,最后再到围观群众的摔倒做一个收尾。虽然从小小春段落开始,画面节奏已经慢了下来,但是从观众心理来讲依然觉得不断有新的信息量出现,所以画面的节奏慢不代表心理节奏也是慢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慢综艺大家依然能看得进去。所以其实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快慢综艺的区别。
2、视觉节奏
比较好理解,就是大家概念里的画面节奏,也就是镜头的长短快慢等手法,是偏技术层面的。画面节奏通常要跟音乐音效去结合,用画面剪辑的快慢和镜头运动的快慢来打节奏 。
首先要明确综艺节目中点的概念,不只是观众理解的剪辑技巧或者手法的东西,而是一个个小的元素,用这些元素来构成故事,然后再由一个个故事来组成整期节目。

做点的意义是为了让故事更加的生动。但是做点有一个原则,就是要顺其自然,不能乱做。点出来的时候一定是顺理成章的,不能做的太生硬。有的剪辑师会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了做点而做点。另一个原则就是要抓大放小,不能每个点都做,这样反而会让重点被弱化掉。
首先大家要明白为什么要去做点,之后才能明白这个点该怎么做。
从做点的功能上来看,做点的方式主要有这几种:
1、突出、强调
比较基础的手法就是重复、慢放来强化。这种方式虽然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也不能做的非常机械。
首先,重复的镜头要有重复的意义,每一次重复镜头都要有新的信息量。可以通过景别的切换,或者把画面放大,让观众从每个画面当中感受到新的内容。很多人在做重复的时候不知道该重复几遍,其实是否每次重复的画面都能出现新的信息就是一个判断的标准。
第一次用的泡芙的近景,这一次是为了让观众看清楚泡芙可爱的表情。第二次我们把画面拉开,用了一个关系镜头,是为了看刘耕宏的反应,所以两次重复都是有意义的。而且在泡芙回答问题之前有一个小的慢放,是把时间稍微撑开了一点的。这个也是我们要说的关于做点的另外一个作用。
2、制造悬念
这种做点的方式在竞技比赛或者选秀类的节目中比较常用。通常在宣布结果的时候,会跟音乐相配合,人为的把画面拉开,中间插入各种人的反应,用来突出大家对于结果的期待感。
在真人秀节目中同样可以套用,在上一条视频当中,人为的把泡芙的回答之前的画面拉长,一个是为了让观众形成一个小小的期待,另一个作用也可以突出泡芙的话,给观众一个心理接受的时间。但是这种拉开的时长要有一个度,如果人为拉开过长,观众的心理就会比较烦躁。所以这个反应的多少和长短要根据观众的期待值来确定。
后面这个例子呢,是小山竹在出场之前,剪辑师给她做了一个悬念,让大家形成期待,比如小姑娘长的好不好看。一个是来突出邓伦的期待,也是为了引起观众的期待。
3、渲染煽情
不管是棚内节目或者户外节目都会有一些煽情的桥段。煽情不是简单的把一条感人的音乐铺上,而是在适当的时候留下气口。让观众有反应和回味的时间,要做到带着观众的情绪走。
这个片段其实能看出来里面加了很多回忆的画面,还有把郭富城读信的过程给人为的拉开,每句话之间都留了比较长的气口,这个就是观众反应和回味的时间。在这个时间空隙可以放一些人的反应和回忆的画面,让说话的信息量没有那么大,但是可以让观者喘口气,去感受这个情绪。
再就是这种煽情的段落,音乐会非常的重要,这个片段里就用了郭富城自己唱的《时光》这首歌,音乐是要和情绪相配合的。而且第一句歌词唱出来的时间,恰好就是我第一个着重展现的煽情点。其实从这一个片段里还能看出很多的剪辑的手法,包括素材的嫁接,其实有很多话都不是他当时读信的时候去讲的,而是他和其他人聊天时说的话,我们把他人为的放在了读信的中间,起到一个铺垫的作用。
4、增加趣味性
这个比较好理解,我们做点的时候用一些花哨的剪辑手法,或者包装,比如在B站上大家比较喜欢的鬼畜,或者跟影视资料相结合。这些手法的运用,会让片子更好玩、生动、丰富。
但是这些手法对剪辑师和创作者有很大的要求。需要大家有很大的脑洞和想象力,但是这些创新的手法也都是在掌握基础的剪辑技巧上去创新,否则看起来就会很生硬,很尴尬。
奇葩说》中,剪的雷军的鬼畜做的很成功。一般来说,观众会对广告很反感,而且这个广告还做的很长,但是用这样的形式做出来就会很好玩。
再分享一下我们做《爸爸去哪儿5》时,包装组的一个创意。就是嗯哼的小辫子,看过的朋友肯定也知道,它还上了热搜。
我们的剪辑师在剪辑过程中要随时从剪辑中跳出来,看看哪些东西是能被我所用的,也就是说不要被素材所局限。
5、预告形式的点
不是指整体节目一个大的预告片,而是指在片子中穿插一些小的预告。
通常会用在一个段落的开头,有一些段落的开始阶段可能会没有那么吸引人,是在讲一些规则或者必要信息,往往这些地方,观众的流失会比较严重,但又不得不讲。这样,我们就会在片段的开头先把一些比较好玩或者观众想看到的东西放出来,引起大家的期待。《爸爸去哪儿》有时候也会用到这种手法 。
其实他们吃午饭的这个环节并没有那么好玩,但是我们用一个小的悬念,就是先将警报灯给观众看一下,就是说可能会有一些神秘的事情啊,包括还有村长的话来勾起大家的兴趣。
预告式的点中这段中有一个小泡芙想吃蛤蜊,我们就有一个蛤蜊的动画,一直掉在牛奶的杯子了。
其实一个好的片子是很多点的集合,我们要灵活的运用做点的手法,才能让我们的片子更好玩。
6、压缩时间、提节奏
在剪辑过程中,有一些段落会有很多重复性的内容。比如跑男里玩一个游戏会玩很多次,每一次都比较雷同,但是有一两次也有好玩的点。如果全部保留就会显的冗长,删掉又会有一些可惜,所以就会有快剪的方式来呈现。
其实这种快剪的方式在选秀类节目中也非常常用,选秀节目的特征就是有大量的选手,但又不能每个选手都展开,只能挑重点选手去讲,所以我们会用将相同类型的选手剪在一起。同一类型选手的快剪是有一个作用的,它会是我后面重点人物的一个铺垫。也就是说我前面的快剪是为了突出最后的重点人物。
这又回到了我们第一个问题,就是剪辑节奏如何把握。这是一个我们剪辑大节奏的问题,前面一组快剪给观众视觉或心理来讲是一组快的,然后再放重点选手的慢的形式。就会让片子有快慢结合的感觉。
还有一种情况会用到闪回的形式,如果一个点非常的重要,但是要讲清楚的话又会非常的长,这时候就需要用到闪回的形式,在跑男或者王者出击里比较常用。比如一个关键的道具在使用的时候,会闪回来交代一下之前怎么得到的就可以了。
六、音乐、音效怎么铺
一、音乐

1、首先确定节目风格,根据整体的风格去找合适的音乐类型
如果将跑男的音乐用在《爸爸去哪儿》里,就会有大部分的音乐是不合适的。因为跑男的画面节奏是偏快的,音乐也是激昂一点的。但《爸爸去哪儿》就是偏温馨和治愈系的。
2、用音乐去辅助剧情
故事有起承转合,音乐同样也有起承转合。好的音乐的变奏点,是可以跟我故事的转折点能结合到一起的。
比如前面郭富城读信那段,已经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它第一句歌词出现的时候,也是情绪的变化点,音乐的高潮点也是故事的高潮点。
还有比如跑男在剪辑的时候,往往音乐的高潮部分跟故事的高潮也是契合的,在撕名牌的一瞬间,可能就是音乐高潮起的地方。如果音乐的变奏和故事的节奏对不上,就需要剪辑师对音乐重新编辑,找一个合适的接口。
我们剪辑时一般先将画面铺好,将故事讲明白,然后在铺音乐。所以在对不上时,就需要剪辑师对音乐重新剪接,比如剪掉几拍。
3、要适当的留白
首先音乐不要铺的太满,适当的留白可以增强现场感,观众的代入感会更强,音乐的急停或者突然变奏都可以实现强化画面信息。
段是有一个音乐的急停的。一开始画面带入时是有一段音乐的,回到现实中用敲门的方式将音乐打断,再配合音效,做一个急停,就转到了现实中。
4、把握好音乐的出入口
音乐的入口通常会在观众已经感受到某种情绪的时候再上,一定不能音乐先于画面前置。意思就有比如我有一段好玩的故事要讲,但是在观众没有看到到好玩的画面之前,音乐是不能先放的。如果音乐前置会将好玩的点弱化。
音乐的收口一般是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一个事件完整的讲完,这时候通常会用音乐的自然的收口,如果音乐长短不合适,剪辑师可以自己去剪接。第二种情况是事件的突然转折,这时候就需要用音乐的急停,或者配合音效,或者转到另外一条音乐。
5、为人物定制专属音乐,突出人物性格
每一嘉宾都有自己的定位和属性,如果他有专属的音乐的话,就会强化他的形象。但专属音乐不能滥用,不能什么时候都用,一定是能突出人物这一方面属性时再用。
6、多用一些流行音乐,可以与观众产生共鸣
我常用的就是看网易云的歌单,看看最近大家都爱听什么音乐,会用在节目中,一般用这种音乐的时候,观众的反馈比较好。
1、内容性音效
用来突出强化某个动作或者表情,用音乐和表情配合上,会突出。
2、节奏性音效
对音乐对一个补充,通常跟画面的切换相关,前面例子中这种音效用的很多。一般一个快节奏画面出现时,都会有一个快节奏的音效与它配合。比如画面做升格和降格的时候,也会有音效与它配合。
3、花字、动画音效
花字动画出现时都有一个动势,用音效和动势配合上配合好,让花字能活起来。让花字动画更加生动
比如《王者出击》节目中,在红蓝buff出现时如果没有音效出现就会很干。
4、拟声音效
它的作用时强化现场感。我们下一个项目《机器人争霸》中就会有很多机器人打斗的拟声音效。
热门资讯
想了解动画制作和影视特效的区别吗?本文将带您深入探讨动画制作和影视特效之间的关系,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两者的差异。
想知道快影、剪映、快剪辑这三款软件哪个更适合小白?看看这篇对比评测,带你了解这三款软件的功能和特点,快速选择适合自己的视频剪辑软件。
剪映专业版新增全局预览缩放功能,可以轻松放大或缩小时间轨道。学习如何使用时间线缩放功能,提升剪辑效率。
4. 豆瓣8.3《铁皮鼓》|电影符号学背后的视觉盛宴、社会隐喻主题
文|悦儿(叮咚,好电影来了!)《铁皮鼓》是施隆多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影片于... 分析影片的社会隐喻主题;以及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它又带给我们哪些现实启发...
5. 从宏观蒙太奇思维、中观叙事结构、微观剪辑手法解读《花样年华》
中观层面完成叙事结构、以及微观层面的剪辑手法,3个层次来解读下电影《花样年华》的蒙太奇魅力。一、 宏观层面:运用蒙太奇思维构建电影剧本雏形。蒙...
15种电影剪辑/转场手法,让影片更吸引眼球!回顾电影中丰富多样的专场技巧,比如瞬间从一个场景中变换到空中... 现在是测试技术的时候了!以下是一些常见剪辑手法,让你观影过程更加华丽动人!
7. 为什么漫威、DC这类大片的电影特效如此烧钱?原因在这里
想知道为什么漫威、DC这类特效满天飞的大片花费如此之高吗?一秒钟几十万上百万的电影特效为何如此“贵”?快来了解电影特效制作的内幕~
8. 《肖申克的救赎》通过镜头语言,向观众展现了安迪自我救赎的过程
以突出剧情的紧张氛围和角色的情感变化。此外,电影的拍摄手法和剪辑方案还与影片的叙事结构和主题紧密相连。导演巧妙地运用回忆、闪回和象征性镜头等...
本文介绍了十款强大的PR视频剪辑插件,帮助提升视频剪辑效率,提高创作品质,并降低创作难度。
想学习剪辑技术转场的方法吗?了解这九种技巧转场方法,提升影片艺术感染力,让你的视频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最新文章
同学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