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4 09:08:00 浏览量:184次
无论是一部电影、广告还是MV,如果你是剪辑师,你的工作就是处理所有镜头之间的关系。这里的关系,不单单是相连的两个镜头之间的关系,也是任何一个镜头与其他所有镜头之间的关系。也许你觉得这很难,并且不可思议,但在考虑剪辑节奏的时候,就必须想到这些问题。就像一首曲子一样,作曲家必须知道哪个音符是最高音,哪一个音符是最低音。
镜头之间的关系很多也很复杂,很难用一两句说清楚,但万变不离其中,它们之间所有的关系都是基于光(视觉)和声(听觉)。
我们先以一种最为简单最为基础的镜头关系—“匹配”。
“匹配”在这里指镜头之间,在视觉与听觉上的相互匹配。比如说,剪辑师在处理前后两个镜头的时候,会把画面(或声音)中出现的相似形状(或音高、音色)的两个镜头剪辑在一起。
光的匹配
在这里,几乎每一个人之间都是用画面中图形的匹配来衔接的(图形的匹配)。
声音匹配
声音的匹配,大家可以根据上面视觉匹配的文字,来从音色和音高上分析一下。
看完以上这些,大家应该基本上明确了”匹配“的概念,它们是通过镜头之间光和声的相似,达到一种流畅。其实这种表现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1928年爱森斯坦的《十月》里面 。电影里将用两只倒插进土里的枪和一个只V字的手势接剪接在了一起,给观众人 一种战争会胜利的感觉。
在1988年,有一部丹麦的纪录片——《丹麦交响曲》,这部在片子将匹配这个手法用到淋漓尽致。,这支纪录片全长只有不超过20分钟左右,但是在剪辑台上所花的时间却达到了半年之久,它的视听节奏非常出色,被誉为剪辑教科书。对于学习剪辑的人来说,这是一部被要求“背”下来的影片。
“匹配“手法在绝大多数电影里,不会像《丹麦交响曲》那样频繁的出现,更多的是用于观众的视点衔接。也就是说,前一个镜头中观众眼睛注意着某个视点位置,切换到后面那个镜头后,观众的视点并没有这么快的移动开,而此时后面镜头中那个视点位置上,正好出现的是想让观众注意到的新的信息。
这样,观众的眼球就不会频繁地的移动,观众在观看影片的时候不会感觉看的那么累 。顺便多说一句,“流畅”是好莱坞的特点,好莱坞喜欢让观众“看不见”剪辑点,这样观众就容易忘记自己的存在,完全沉浸在电影里,流畅地的从头看到尾。要取得流畅的效果,单单靠“匹配”是不够的,但“匹配”是各种镜头形式关系中最为基础的一种。
在学习电影剪辑的过程中里,匹配也是最先训练的内容,“圆接圆”、“方接方”、“垂直线接垂直线”、“颜色接颜色”等。剪辑初学者往往要经过几个月这样的训练,直到对形状和色彩的敏感度成为他们的第二天性。 我们在开篇就提出过,镜头之间的关系千变万化,匹配只是表现形式之一。“红接红”是一种表现手法,为了达到“顺、流畅”的视觉效果;“红接蓝”也是一种表现手法,为了达到“跳跃”的视觉效果。流畅不是唯一目的,节奏的形成有时候恰恰需要的是“跳跃”,这里没有对错好坏之分。具体选取怎样的形式要看需要表现的内容,根据创作者的意图和追求的效果而定。
热门资讯
想了解动画制作和影视特效的区别吗?本文将带您深入探讨动画制作和影视特效之间的关系,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两者的差异。
想知道快影、剪映、快剪辑这三款软件哪个更适合小白?看看这篇对比评测,带你了解这三款软件的功能和特点,快速选择适合自己的视频剪辑软件。
剪映专业版新增全局预览缩放功能,可以轻松放大或缩小时间轨道。学习如何使用时间线缩放功能,提升剪辑效率。
4. 豆瓣8.3《铁皮鼓》|电影符号学背后的视觉盛宴、社会隐喻主题
文|悦儿(叮咚,好电影来了!)《铁皮鼓》是施隆多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影片于... 分析影片的社会隐喻主题;以及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它又带给我们哪些现实启发...
5. 从宏观蒙太奇思维、中观叙事结构、微观剪辑手法解读《花样年华》
中观层面完成叙事结构、以及微观层面的剪辑手法,3个层次来解读下电影《花样年华》的蒙太奇魅力。一、 宏观层面:运用蒙太奇思维构建电影剧本雏形。蒙...
15种电影剪辑/转场手法,让影片更吸引眼球!回顾电影中丰富多样的专场技巧,比如瞬间从一个场景中变换到空中... 现在是测试技术的时候了!以下是一些常见剪辑手法,让你观影过程更加华丽动人!
本文介绍了十款强大的PR视频剪辑插件,帮助提升视频剪辑效率,提高创作品质,并降低创作难度。
1、每个切点需要理由和动机 很剪辑师认为,赋予每一个切点动机是非常困难的。很多...
电影创作者可以通过表意、造型、画面展示等元素对隐身性的含义进行隐喻,打... 电影和梦境都具有普遍性的象征意义,梦境中的元素能够代表人内心的欲望,...
想学习剪辑技术转场的方法吗?了解这九种技巧转场方法,提升影片艺术感染力,让你的视频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同学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