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08 19:11:41 浏览量:275次
电视节目的制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策划、构思、采访、拍摄、剪辑、特技合成、解说配音、字幕等多道工序,而其中剪辑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创作过程,其既有艺术又有技术的工作性质。
所谓节目的剪辑风格就是剪辑人员对节目后期剪辑的整体构思。体现剪辑人员对编导创作意图的理解,对节目内容、结构的把握。针对不同种类的节目应采用不同的剪辑方式。剪辑人员在动手剪辑片子前,必须首先熟悉节目,把握住编导的意图以及追求的效果,根据节目的内容、形式、风格考虑所采用的剪辑手段,建立片子的剪辑风格。剪辑风格一旦确定,就应保持前后一致,使之贯穿于整个剪辑过程中。
电视片的节奏是由画面主体或摄像机镜头的运动、镜头的长短、景别的变换、组接时的切换速度等多种因素构成的。在前期拍摄时,摄像师应根据编导的意图及节目的形式、风格,控制摄像机的运动速度,从而形成节目的节奏基调。例如轻松、欢快的节目,摄像机的运动速度可稍快一些;庄重、抒情的节目运动速度可缓慢一些。
后期剪辑时,尤其要注意的,段落的剪辑节奏要与片子的总体节奏相吻合和匹配;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节奏变化要适当,变化过快或过慢都会给观众心理上产生不适应的感觉。另外后期剪辑时,在一个段落中采用一成不变的剪辑节奏,会使观众产生疲乏厌倦的感觉。如果适当变化剪辑节奏,采用剪接加速度的方法,使组接的镜头越来越短,利用镜头的积累效果,可使段落形成一个高潮。但在做这种节奏处理时,一定要注意张弛结合,每一个高潮点后都要留出一个缓冲释放的空间,给观众以回味和联想的余地。
在节目的后期制作中, 必须遵守一些根本的规律和法则: “遵循画面的基本组接逻辑” 、“动接动"、“静接静"是画面剪接规律”“动接动"指在镜头的运动中和人物形体动作中切换镜头,如上镜头是摇摄,在未摇定时切换到另一个摇摄镜头上,而且摇的方向、速度接近,衔接起来的效果相当流畅,观众会随着镜头摇动非常自然地从一个环境或景物过渡到另一环境或景物。在推、拉、移、跟等一系 列的运动中转换镜头。“静接静"指在一个动作结束后(或在静场时)切换镜头,切入的另一个镜头又是从静到动。“静接静"多半是转场时运用。静接静既是衔接和谐的需要,又可留给观众思考的余地。
通常所谓的紧凑剪辑,即同一动作内容可通过镜头的转换来省略其间不必要的过程,而仍然保持动作的连贯流畅。
后期剪辑时需打乱原来的镜头次序重新组合,就可能产生“跳轴”现象。如果这个问题不加以解决,会造成观众理解上的混乱。当遇到“跳轴”问题时,剪辑师可采取一些补救措施,消除或减弱“跳轴”现象。
电视节目的结构,包括总体布局和段落构造两个部分。一个好的片子的结构应该做到完 整统一、自然流畅、严谨新颖。
1、 完整统一,电视节目在结构上应头尾圆合,各段落要饱满,比例分配得当,整体均匀和谐,全篇风格统一、浑然一体。
2.自然流畅,电视节目的结构要顺理成章、过渡自然,尽量不显露人工雕琢的痕迹,更忌讳牵强附会 、生拉硬。段落之间的衔接要如行云流水 ,自然而不做作,朴实而不雕琢。
3.严谨新颖,电视节目结构的严谨首先表现在逻辑思维的严谨。条理要清楚,层次要分明。但过分地强调严谨往往严肃有余、活泼不足,使人感到乏味。电视节目只有不断创造,突破固有的模式,从内容、结 构、形式上新颖独特、个性鲜明,才能激发观众的兴趣,收到好的传播效果。
剪辑节目类别不同使用的剪辑方法也有很大差异,分析以往制作经验,根据剪辑要求结合具体实际节目的剪辑,现在做以下两种类型节目剪辑的具体技术分析:
在进行新闻类节目的编辑时,要在懂得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稿件内容、图象资料、镜头的合理选择及连接、现场同期声、字幕、历史资料等诸多电视语言元素参与编辑,共同完成对新闻事实的阐述和再现,使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更电视化的传达给观众。
1. 镜头长度的选择:全景镜头画面停留时间要长一些;中近景镜头要稍短一些,特写镜头还要短一些;对画面信息量大的,画面停留时间要稍长一些,信息量少的则要短一些;对画面构成复杂的,停留时间要稍长一些,反之则稍短一些。对于叙述性或描述性的镜头,镜头长度的选择应以观众完全看懂镜头内容所需的时间为准。对于刻画人物内心心理及反映情绪变化为主的镜头,应根据情绪长度的需要来选择,要适当地延长镜头长度,保持情绪的延续和完整.
2.
镜头的连接:一般常见的有右出左进或左出右进,即1图中主体方向是从画框右方出画,组合的2图主体进入画框方向应为左方。坚持“动”接“动”、“静”接“静”组接的基本原则。遵循这一原则进行镜头组接可保持视觉的流畅及和谐,避免给观众造成视觉冲击。适当运用划像、叠化特技。在电视编辑中,当切换连接不顺畅或过于生硬的情况下,用叠化可以保证转换的顺畅。
3、特效的运用:一般情况下,电视新闻节目对复杂的电视特技手段是排斥的,是因为特效会使纪实性的新闻画面失去其真实朴素的面目。但是,一些简单的te'xiao,电视新闻节目还是能接受的,并且是很必要的。如:重大事件报道中慢放镜头、或者为了保护被采访人采用遮盖脸部效果等等。
在进行访谈类节目剪辑时,一般按访谈者的谈话内容及现场气氛来剪辑镜头。
1、镜头长度的选择:一般说来,镜头景别、画面信息量的多少及画面构成复杂程度都会影响镜头长度的选择。全景镜头画面停留时间要长一些;中近景镜头要稍短一些;特写镜头还要短一些。
2、画面信息量:信息量大时,画面停留时间要稍长一些,信息量少的则要短一些
3、画面构成复杂程度:画面构成复杂的,停留时间要稍长一些,反之则稍短一些。
4、叙述性或描述性的镜头:镜头长度的选择应以观众完全看懂镜头内容所需的时间为准。对于刻画人物内心心理及反映情绪变化为主的镜头,镜头长度的选择不要按叙述的长度来处理,而应根据情绪长度的需要来选择,要适当地延长镜头长度,保持情绪的延续和完整,给观众留下感知和联想的空间。
要正确认识剪辑的作用,必须给它合理的定位,要分清主次,理顺剪辑和创意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单单有好的创意没有过硬的剪辑手段,片子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不能表达出自己的 想法,眼高手低;反之亦然,再好的剪辑离开了创意,除了花里胡哨的特效手段之外,也就一无是处。电视剪辑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如果说掌握蒙太奇手法、熟悉镜头组接技巧 ,是每个从事剪辑的工作人员所必备的基本功的话,那么对剪辑节奏的控制、整体结构的把 握则更显后期编辑的功底。只有用心体会,反复实践,再加上较强的艺术感觉和较高的悟性 ,才能制作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电视节目。
——END——
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
欢迎留言,读者的意见才是创作者进步的阶梯。
热门资讯
想了解动画制作和影视特效的区别吗?本文将带您深入探讨动画制作和影视特效之间的关系,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两者的差异。
想知道快影、剪映、快剪辑这三款软件哪个更适合小白?看看这篇对比评测,带你了解这三款软件的功能和特点,快速选择适合自己的视频剪辑软件。
剪映专业版新增全局预览缩放功能,可以轻松放大或缩小时间轨道。学习如何使用时间线缩放功能,提升剪辑效率。
4. 豆瓣8.3《铁皮鼓》|电影符号学背后的视觉盛宴、社会隐喻主题
文|悦儿(叮咚,好电影来了!)《铁皮鼓》是施隆多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影片于... 分析影片的社会隐喻主题;以及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它又带给我们哪些现实启发...
5. 从宏观蒙太奇思维、中观叙事结构、微观剪辑手法解读《花样年华》
中观层面完成叙事结构、以及微观层面的剪辑手法,3个层次来解读下电影《花样年华》的蒙太奇魅力。一、 宏观层面:运用蒙太奇思维构建电影剧本雏形。蒙...
1、每个切点需要理由和动机 很剪辑师认为,赋予每一个切点动机是非常困难的。很多...
15种电影剪辑/转场手法,让影片更吸引眼球!回顾电影中丰富多样的专场技巧,比如瞬间从一个场景中变换到空中... 现在是测试技术的时候了!以下是一些常见剪辑手法,让你观影过程更加华丽动人!
本文介绍了十款强大的PR视频剪辑插件,帮助提升视频剪辑效率,提高创作品质,并降低创作难度。
了解Blender和3ds Max之间的不同,哪个更适合您?快来看看这两款3D建模软件的特点和功能吧!
10. 《肖申克的救赎》通过镜头语言,向观众展现了安迪自我救赎的过程
以突出剧情的紧张氛围和角色的情感变化。此外,电影的拍摄手法和剪辑方案还与影片的叙事结构和主题紧密相连。导演巧妙地运用回忆、闪回和象征性镜头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