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11 19:24:45 浏览量:227次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动漫产业及动画电影占我国文化娱乐消费经济的比重不断增大,而且在发展中虽已经展现一定作用,但动画电影角色形象设计仍然面临多样化问题。
因此,为了能够切实改进不足,则必须进行综合探究,以尝试分析、认识、优化、解决这些问题。
(一)对传统审美的分析
在国产动画电影创作背景下,早期《小蝌蚪找妈妈》《神笔马良》等动画所体现的角色形象都是对传统艺术的追求、优化与改进。
但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国产动画所呈现出的审美等因素出现一定的变化,必须要在加强传统文化展现的同时,与现代文化有效融合,以达到传统与现代的和谐统一。
(二)对角色形象的过度模仿
我国动画电影目前虽有较强势头,所创作的角色形象也得到了人们广泛认可,但仍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模仿”,一方面有创作借鉴的原因,另一方面有创作者本身设计缺乏创新,及对新媒体时代认识有局限的原因。
为了更好地进行角色形象设计,必须要凸显出能彰显我国传统艺术风格的典型或非典型角色形象。
(三)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
新媒体时代,在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动画电影角色形象已实现三维建模表现,并依托3D、XMAX等新媒体技术,呈现出动画电影角色形象更真实、多样、细腻、高分辨的新视野。
(一)角色形象设计同质化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国产动画电影角色形象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所设计角色形象的同质化现象严重,角色之间缺乏明显的审美差异,并没有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创新,这会导致问题不断产生。
一方面,角色形象设计过程中要想融入传统文化,就必须对传统故事内容进行有效拓展,而且要在现有基础上增加文化元素,这样可以通过常见的水墨剪纸等方式更好地实现文化整合,有效减少影响及问题的产生,同时还可以在创新过程中更好地解决现有问题。
另一方面,动画形象模仿痕迹过于严重,设计出的角色形象过于同质化,无法为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不仅无法适应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审美需求,甚至还会影响国产动画的发展。
(二)角色设计脱离动画内容
角色形象设计必须符合动画的内容需求。
应充分了解当前动画的主要表现形式、内容,从实现对角色形象的科学设计出发,合理设计特效,避免过于浮夸等多种问题。
此外,角色形象设计还需保证角色感情、性格的准确,避免产生表意不明的角色形象表达。
(一)趣味性与教育性的整合
在国产动画角色形象设计过程中,仅靠展现传统,是无法发挥传统价值的。
趣味性的注入非常重要,同时还应该遵循素质教育,将教育性与趣味性进行有效结合,在解决审美趣味的同时,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二)拓展题材范围
目前我国动画电影角色形象在设计过程中缺乏题材的拓展,而观众的审美情趣与题材吸纳需求在不断提升。
在满足观众需求前提下,具有创新性、能激发观众想象力与思考力的题材有待拓展,随之而生的角色形象表达与设计也能在新题材范围的加持下展现新的可能。
例如,在现实性、幻想性、科幻性等题材方面的深挖与研究,能极大程度地拓展动画电影角色形象设计的宽度与可能。
(三)提高动画设计质量
动画设计不仅需要严格遵循各项工作标准、严格把控设计质量、严肃制作工艺、严把视觉内容效果,同时还应该通过加强创新与对传统文化的融入,以确保传统文化有效贯彻、融入到动画设计的整体当中,提升创作价值。
提高动画制作质量,需要行业协助与共促共进,以加快动画产业尽快实现中国式发展。
(一)革命抗战时期动画电影角色设计
在国产动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革命抗战时期动画电影的发展不可忽视。
此期间的角色形象设计较多参考历史人物、革命英烈、领导领袖,倾向于人物描写,同时在进行创新和设计的过程中,大胆尝试我国古典绘画及各项风格,呈现出严肃、讽刺的独特艺术效果,并起到鼓励广大青年参与抗战、保家卫国的宣传作用,如《铁扇公主》及万氏兄弟的其他多部作品。
(二)新中国建设时期动画电影角色形象设计
新中国成立之后,百废俱兴,动画艺术家们百家争鸣,优秀动画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此时期的动画角色形象设计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同时积极吸纳国外优秀实验性动画作品风格,创造了一系列生动、活泼,造型独特、性格鲜明、表现形式多样的动画角色形象,颇具先锋性。
如在《乌鸦为什么是黑的》《骄傲的将军》《猪八戒吃西瓜》《大闹天宫》《牧笛》等作品中,每一个角色的特点、性格均可从外貌造型中表现出来,鲜明生动,千人千面。
(三)改革开放初期动画电影角色形象设计
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我国动画电影艺术迎来了全新的发展,进入了全新阶段。
此时期动画角色形象设计以迎合广大观影人群的喜爱为前提,在故事内容、表现方式上进行了结合传统、与时俱进的创新。
尤其是在角色形象色彩设计表现上,逐渐以鲜艳、丰富的颜色,取代曾经相对冷静、实验的单一色,充分将传统文化的装饰性价值通过创意体现出来。
如借鉴我国传统民间年画与脸谱等相关形式与色彩风格,以提升整体设计效果,从而以夸张的形式展现出角色形象与性格。
如《三个和尚》《天书奇谈》《黑猫警长》《邋遢大王历险记》《葫芦兄弟》《舒克和贝塔》《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海尔兄弟》《蓝皮鼠大脸猫》等。
(四)新媒体时代国产动画发展创作分析
在新媒体时代发展下,传统动画设计方式已无法适应现代动画产业的发展,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优化改进,必须将传统文化设计标准与现代多媒体设计整合,这样可以做好综合探究工作,得到动画市场认可,同时还具备一定价值,而且在综合设计阶段,应对动画观影体验效果进行优化,并逐渐拓展全年龄观众观影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如《虹猫蓝兔七侠传》《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白蛇》等动画电影角色形象均在传统的前提下融入新媒体技术,结合现代审美,打造出了一张张基于传统的现代角色形象脸谱。
(一)古典文学形象的创新设计
我国古典文学作为现代动画电影角色形象设计创新的重要源泉,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基础,同时在创新过程中还具备一定的改进空间。
但是在古典文学作品与人物改编过程中,部分动画电影并没有寻找符合当前民众需求的审美人物,而且千篇一律的风格使人们审美疲劳。
因此针对当前观众的审美需求,必须加强对外形设计与人物性格设计的重视。
例如,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转世》一经上映便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而且已经被誉为国产动画的巅峰,在我国电影市场及观众口碑中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在古典文学形象的创新设计阶段,必须寻找符合观众审美需求且可适应新媒体时代改编与展现的人物。
(二)古代神话形象的改变设计
我国古代神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是此题材下动画作品创作的主要故事架构来源。
对我国古代神话故事人物进行优化改进的前提是,将现代生活与神话形象整合,以描绘出新媒体时代的神话观与多元化神仙的形象。
例如,《小门神》的创作风格风趣幽默,主人公主要为两位门神,是一胖一瘦的人物形象,一经推出便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其夸张、风趣、接地气的形象与性格,对新媒体背景下的观众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同时,通过轻松愉悦的叙事风格与设计特点对古代神话进行优化与改进,也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趣味。
(一)加强原创设计,塑造多元化角色
新媒体时代日新月异,各种新奇古怪的设计随时在产生、发生。
在动画形象设计过程中,要打破传统借鉴的模式,拓宽思维、冲破边界,避免同质化问题的产生,鼓励、包容多元化、个性化角色形象的出现与发展。
同时,将中国传统武学、古诗情节进行整合,但是在角色设计的过程中仍然要体会其原型,并通过科学合理的优化,将更好的角色形象展现在人民面前,从而通过原创设计塑造出多元化角色,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二)传统审美的创新,设计整体性决策
传统审美应在如何扩大受众年龄段与提高审美趣味上下功夫。
传统审美受多元化因素影响。
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须对传统文化进行细分与剖析,结合当代审美情况与特征,更好地以视觉形式进行表达。
新媒体时代下的动画电影角色形象,应在继承与发扬、传承与改良上进行审美趣味的创新与表现,结合现代艺术语言,做好综合探究工作,在有效保证传统审美特征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动画电影角色形象向现代审美的转型。
此外,对各类优秀动画电影角色形象设计理念与表达的审美借鉴与分析,也将对传统审美产生较大冲击。
(三)产业与文化价值的体现,优化角色设计模式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动画电影角色形象应体现出更深层次的产业与文化价值。
更多符号性角色形象的设计与推广,产业与文化价值的体现带来了直观有效的收益,且在文化传播方面,有着极其强大的潜力。
而这类角色形象的设计,离不开标准化、细节化的角色设计流程与一定规模的商业运营模式。
(四)新媒体宣传,拓展角色设计模式
新媒体传播宣传形式丰富,这种形式的改变,也反逼动画电影角色形象设计的改变。
这种改变是被动的,但又是主动的。
被动于时代与技术,主动于求新求变。
这将拓展角色设计的模式及类型,以适应传播方式,提高传播效率。
例如,曾经的角色形象设计以集中制作、分工监管为主,现在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已逐渐变为分散分工、阶段性把控、总体把关的作业模式,极大地方便了各类艺术家的跨地域合作,并借此迸发出了更多角色设计模式的探索火花。
而这种突破传统模式的合作与尝试,对新媒体本身而言,就是对其的利用与宣传。
(五)现代科技的运用,促进动画角色形象设计
总的来说,科技是不会倒退的。
我们只能适应科技带来的改变,利用科技带来的便利。
技术的变化都对艺术发展起着推动、激励的作用。
在动画角色形象设计中,也不例外。
当然,科技的每一次推广与普及,必将伴随着问题、修正与共存。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在享受科技带给我们的新可能,并一次次改变我们的设计方式与设计思维。
热门资讯
想了解动画制作和影视特效的区别吗?本文将带您深入探讨动画制作和影视特效之间的关系,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两者的差异。
想知道快影、剪映、快剪辑这三款软件哪个更适合小白?看看这篇对比评测,带你了解这三款软件的功能和特点,快速选择适合自己的视频剪辑软件。
剪映专业版新增全局预览缩放功能,可以轻松放大或缩小时间轨道。学习如何使用时间线缩放功能,提升剪辑效率。
4. 豆瓣8.3《铁皮鼓》|电影符号学背后的视觉盛宴、社会隐喻主题
文|悦儿(叮咚,好电影来了!)《铁皮鼓》是施隆多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影片于... 分析影片的社会隐喻主题;以及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它又带给我们哪些现实启发...
5. 从宏观蒙太奇思维、中观叙事结构、微观剪辑手法解读《花样年华》
中观层面完成叙事结构、以及微观层面的剪辑手法,3个层次来解读下电影《花样年华》的蒙太奇魅力。一、 宏观层面:运用蒙太奇思维构建电影剧本雏形。蒙...
15种电影剪辑/转场手法,让影片更吸引眼球!回顾电影中丰富多样的专场技巧,比如瞬间从一个场景中变换到空中... 现在是测试技术的时候了!以下是一些常见剪辑手法,让你观影过程更加华丽动人!
本文介绍了十款强大的PR视频剪辑插件,帮助提升视频剪辑效率,提高创作品质,并降低创作难度。
1、每个切点需要理由和动机 很剪辑师认为,赋予每一个切点动机是非常困难的。很多...
电影创作者可以通过表意、造型、画面展示等元素对隐身性的含义进行隐喻,打... 电影和梦境都具有普遍性的象征意义,梦境中的元素能够代表人内心的欲望,...
想学习剪辑技术转场的方法吗?了解这九种技巧转场方法,提升影片艺术感染力,让你的视频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同学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