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应用开发中常用光照类型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其计算公式

发布时间:2024-04-13 14:58:56 浏览量:181次

在三维场景中,原理上物体的渲染效果取决于光照与物体表面的相互作用,对于渲染程序而言,可以通过把一些数学公式应用于像素着色来实现,从而模拟出真实生活中的各种材质效果。比如金属、玻璃、木质或石刻效果等。

本文做如下假定:

· 我们讨论的是基于像素着色(per-pixel basis),每个pixel有它自己的位置向量,法线向量以及表面颜色(Surface color,在这里可以是来自纹理的颜色,也可以是RGB颜色(flat color));

· 表面颜色(Surface color)通常是由R,G,B三部分组成,在这个教程中,我们把它当作一个向量看待;

· 输入表面颜色(光照处理前的表面颜色,这里的"输入"可以理解为函数的输入参数的"输入")只是普通的颜色(单纯的纹理颜色或者RGB颜色),而输出表面颜色(光照处理后的表面颜色)是光照作用于表面的合成颜色,如可以是有阴影,高光等效果的颜色。

· 这个教程中假设每个场景中只有一个灯光。对于多灯光的场合,对每一个灯光循环进行这些运算(环境光除外)。

Ambient Lighting 环境光

在真实生活里,有光源的房子里的物体不会是全黑的,即使这个表面是背对光源的,这是因为有环境光(可看作是光线在环境中经过充分传播后所形成的一种无方向的全局均匀光照)。我们认为场景中的物体,不论它在什么位置,总会受到一定数量的环境光照射。环境光照算法如下:

环境光照效果图:

Lambert Shading 漫射光

现在我们真正开始考虑一束光照射在物体表面上的作用过程,我们使用最常见的光照算法-------漫反射光照着色(或者说郎伯特余弦定律或郎伯特着色),这个算法是将入射光与表面法线向量的点积当作漫反射光照强度因子,下面我们看看环境光照与漫射光照共同作用的算法:

环境光与漫射光共同作用效果

Specular Highlights 镜面高光

现在我们考虑物体表面有光泽的效果,这种效果是将Phong反射模型,结合前面两个光照作用而成。这中光照效果计算需要知道观察者在场景中的位置,而先前的环境光照与漫射光照效果计算都与观察者所在位置无关的。

这种光照计算是这样的,首先我们计算入射光在表面处的反射光线,然后再将反射光线与视线(观察者的眼睛与表面观察点的连线)之间的点积值当作反射到观察者眼中的光照强度因子,因为表面上高亮的部分是反射光线反射到观察者眼睛或照相机中较多的地方,这些地方的反射光线与视线之间的夹角非常小,点积值就越大。

环境光照,漫射光照与镜面光共同作用

[ 注意:可以在一个场景中使用多个漫射光照与镜面光作用 ]

Fresnel Term 菲涅尔准则

菲涅尔效果是根据观察者的观察表面来调整反射率来实现的。比如你从水面,油漆表面或者丝绸的正上方看,反射光泽的柔和效果基本没有,如果侧着或平着看的话,反射光泽的柔和效果就很明显,这就是菲涅尔效果。我们简单地通过点积操作计算表明法线与视线之间夹角的余弦值,再将这个值加权。对于较平滑表面,加权系数设置在1.0-5.0之间(油漆效果,丝绸等),对于比较凹凸的表面,加权系数设置为8.0或更高(水波,液体等)

漫射无菲涅尔反射时效果

漫射有菲涅尔反射时效果

热门课程推荐

热门资讯

请绑定手机号

x

同学您好!

您已成功报名0元试学活动,老师会在第一时间与您取得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