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视频剪辑,除了卡点还需要掌握哪些技巧?

发布时间:2024-05-16 10:32:05 浏览量:171次

想要了解更多后期知识吗?

想要获取更多资源吗?

关注影视设计师

首先必须要知道的一点就是,学习剪辑究竟是在学什么?是学习软件?学习剪辑短视频?剪辑广告?剪辑综艺?剪辑电影?虽然这些都带了剪辑作为前缀词,但是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剪辑不是个行业,而是技术,只有带上前缀词,它才是个职业。

由于各大视频网站的影响,很多人开始接触剪辑,都是从混剪开始,其实我个人不太喜欢混剪,虽然好的混剪作品也有不少,但更多的混剪为了追求所谓的爽感变成了完完全全的卡点视频,再加上高饱和度高明度的调色,磨皮磨到看不见五官的滤镜,有时候真的感觉辣眼睛。

短视频和旅拍片、混剪视频等,其实可以归纳在一个大类中,即非故事性剪辑,更注重技巧性。

一、了解视听语言?

首先,必要的视听语言你要了解,每个景别对应的含义你得知道,这些都是剪辑师的基本功。

了解视听语言的方法有:

1、看书,可以看《影视视听语言》,大学教材之一,比较枯燥也有里面的例子有点早了,不是很推荐。

2、拉片,这个拉片不是指把电影分析一遍看一遍就完了,最好自己能把这个电影的分镜头脚本写下来,将所有的镜头景别全部自己分析一遍并记录下来。

3、自己拍摄,看再多都不如实拍一次,这句话还是有一定原因的,在大学的时候,我们就是先学拍摄再学剪辑,将所有的镜头语言全部实操一遍,更利于你去理解。

4、看教程讲解,这个也不是很推荐,网上的这种教程,免费的很少有讲的好的,不如不看。

二、了解画面组接原则

画面组接谁都会,但怎样将画面组合成你想要的情绪,这就不是一天两天就练就的了。

短镜头快速剪切在一起,可以强调焦急或愤怒的情绪,长镜头组接在一起,则可以强调宁静、忧伤的情绪,队列画面的组接能够将相关画面内容进行对比、隐喻,强化画面情绪。

景物镜头安置在片头或片尾,能起到铺垫情绪的作用,也可以用于调节视频节奏,放置在段落中,则可以作为场景转换或用于表现主体情绪。

不同的镜头组接方式形成了我们口中常说的氛围感和故事感,剪辑时你的镜头切换应当与内在情绪统一。

所以在进行混剪时,不必每一个镜头都卡点,即使音乐到了临界点,但情绪还没到的时候,也不必立即切换镜头,适当留白处理,让观众有时间慢慢体会、感受这种情绪,等情绪完成后再进行剪辑处理,否则很容易让观众有一种跳跃感。

还有就是,千万不要滥用运动镜头,或者说在你拿捏不住画面的情绪点的时候,不要一味地用推镜头、拉镜头这种方式去进行最后的升华或结尾,因为原片中出现这种镜头,一般都是情绪未完结,所以,最好以固定镜头结尾,以固定镜头结尾。

三、了解色调对画面的影响

视频的色调应当与你需要表现的主题息息相关,调色是剪辑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使得画面能够表达统一的情绪。

国内导演色彩大师,张艺谋和王家卫都非常值得研究,张艺谋对色调和情绪的拿捏简直一绝。

此处建议大家,调色这回事,全凭手感和美感,不要去学一些乱七八糟的教程和色调,尤其是所谓的青橙色调、黑金色调,多去看那些画面细腻的视频,提升会来的快得多。

四、音乐音响的选择

音乐的选择是混剪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此处强烈建议大家,选一首张弛有度、快慢结合、节奏流畅的音乐。不要用大家都耳熟能详的音乐,审美疲劳是大忌。

音响的选择非常重要,加入一定的音效会加强视频的可看性和流畅度,尤其是燃向的视频。

音乐音响与画面的节奏、情绪一定要是一致的,剪辑点的切换与音乐音响的重音、鼓点、节拍、节奏尽量保持同步。

如何强化音乐方面的能力?多看优秀作品,提升剪辑能力的唯一途径。

五、提升剪辑思维

手感怎么来?剪的多了、看的多了就有了剪辑思维。

建议多看优秀作品,多练习才是快速提升剪辑能力的唯一途径。

最后再给大家一张故事性剪辑的流程图,仅供参考。

点击咨询

点击咨询

热门课程推荐

热门资讯

请绑定手机号

x

同学您好!

您已成功报名0元试学活动,老师会在第一时间与您取得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