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游戏化设计“黏”住用户的研究探讨

发布时间:2024-07-14 15:25:05 浏览量:162次

如何通过游戏化设计“黏”住用户的研究探讨

游戏化设计,是很多人想到的增加用户使用时长、进行产品增长的有效方式。游戏化设计背后的原理是将游戏元素和游戏设计技术应用于非游戏场景,用游戏化机制创造乐趣来更好地实现目标。通过游戏的方式,为非游戏化的场景或产品赋能,让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创造更大的产品价值。目前在电商领域,游戏化产品主要是作为流量产品存在的,核心目标是为了增强平台的用户粘性,盘活现有的存量用户,提高用户活跃度。

游戏化设计图

游戏化设计也被称为“以人为本的设计”,它区别于功能性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指的是要优先尊重并满足人类的心理动机及需求,而非单纯的优化系统功能效率。有效的使用游戏化技巧可以设计出能够激励用户行为的解决方案,从动机模型、粘性阶段和用户类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从动机出发了解用户行为——八角行为分析框架

八角行为分析框架显示,几乎每款成功的游戏都受到某种核心驱动力的支撑。常见的驱动力类型包括责任与使命感、进步与成就、创造力与反馈、所有权与拥有、社交与关联性、稀缺性与渴望、未知与好奇心、亏损与逃避心等。这些驱动力影响着用户的决策与行为,引导用户持续参与游戏。

八角行为分析框架

确定粘性指标

在游戏化设计过程中,提升用户粘性是核心目标。粘性指标可以分为初粘性、持粘性、强粘性,通过对产品状态的判断,找到挖掘用户动机的方法,建立符合产品特性的驱动力模型。

粘性指标

内驱力的使用

外部奖励可以带来短暂的促进作用,但会产生依赖性。长期游戏化内容设计需要刺激用户的内在驱动力,设计师应注意创造产品内在动机点,使用户行为更持久。

内驱力应用

结语

游戏化设计不是简单的应用,每个产品的成功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通过八角行为分析框架和用户类型定义,设计者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的动机,从而提高产品的粘性。希望在设计中能够更加深入地挖掘用户的内在需求,创造能够持久吸引用户的游戏化体验。

研究小组成员:段云杉、刘茗瑞、梁晨曦

本文来源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58用户体验设计中心(点击咨询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热门课程推荐

热门资讯

请绑定手机号

x

同学您好!

您已成功报名0元试学活动,老师会在第一时间与您取得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