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阳羡帖高清AI修复展示,笔墨浓厚优美绝伦

发布时间:2024-07-21 18:28:05 浏览量:192次

苏轼的《阳羡帖》行书作品,经过高清AI修复,揭示出其中蕴含的优美之处。这幅作品竖向27.5厘米,横向22.6厘米,由旅顺博物馆1963年购藏。

《阳羡帖》是苏轼关于阳羡买田信札的后半部分,虽然只有60余字,但每个字里都蕴含着浓厚的笔墨,展现出苏轼晚年的风采。作品书体刚健阿娜,优美动人,帖中还留有元、明、清三代收藏者印章及清内府藏玺。元代郭畀、陆友,明代沈周、崔深、项元汴,清初元揆曾收藏此帖;信札后有元末明初名僧来复、明董香光、项元汴等题跋钤印,珍贵无比。乾隆年间入内府收藏,清代几个皇帝在上面盖了各种印章,有些过于繁杂,却留下了历史的印记。据《石渠宝笈续编·乾清宫》记载,如今仅存明初灵隐比丘来复行书跋文。

传闻当年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携带大量历代内府所藏字画名迹,偷藏于东北(长春)伪宫“小白楼”,苏轼的作品也在其中。战后,溥仪慌忙逃离,许多宫内珍宝被遗弃在“小白楼”中。混乱中,乱兵发现了楼中的宝藏,掠夺一空,苏轼的作品被散落民间。后来被文物部门征购入藏,成为旅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这幅作品曾由启功、谢稚柳、杨仁恺等专家过目,认定为内府收藏的珍品,具有浓厚的笔墨气息,来源真实可靠,被怀疑为钩填本。

经过高清修复后,这幅作品展现出更加细腻连贯的字体,笔墨浓郁,令人陶醉。如果能减少一些盖章,将更加完美。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书法艺术或字画收藏的信息?欢迎点击咨询 点击咨询,我们将为您提供最专业的指导。

热门课程推荐

热门资讯

请绑定手机号

x

同学您好!

您已成功报名0元试学活动,老师会在第一时间与您取得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