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a颠覆了AI视频,传统漫画和动画从此不存在了?

发布时间:2024-07-25 10:36:32 浏览量:217次

“别急着投降,AI三体人还没来呢”

2月16日,OpenAI发布了视频生成AI产品Sora,这款产品可以生成最高60秒的连续视频,超越了目前面世的其它视频生成类的AI产品。根据OpenAI公布的视频等资料可以看出,Sora生成的视频连贯自然,背景细节真实度高,还能包含指定的情节。

图:Sora生成

Sora一经发布,把Runway、Pika、Stable Video等同AIGC视频类产品实现了技术和呈现上的碾压,科技圈的人一时间赞不绝口,动漫行业从业者看到后也不禁哀叹:留给传统动漫的时间不多了。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Sora领先在哪?

“生成长达60秒视频”这一项特点仅仅是Sora的一个小优势,在视频内容的真实性、稳定性、一致性等方面,Sora都实现了突破。和其它AIGC视频工具相比,其它产品的视频制作逻辑还是由单图进行动态化演变,而Sora已经做到了动态运镜、镜头切换、稳定追焦等更影视化的效果。

从输入相同的描述词生成的具体效果来看,Pika、Runway、Stable Video和Sora的区别非常明显。在这段同为“美丽的东京雪景熙熙攘攘。镜头穿过熙熙攘攘的城市街道,跟随几位正在享受美丽雪景和在附近摊位购物的人们。绚丽的樱花花瓣与雪花一起随风飞舞。”描述下,Sora明显是视觉上给人观感最丰富的那个,Pika和Runway的生成还是基于固定机位,静中有动的思路,仅用部分元素的动态证明生成的是视频;Stable Video的镜头是在运动的,但更像是vlog的慢放片段。

这样的突破得益于OpenAI为了实现“模仿人类思维、决策,有自我意识,自主行动”目标(即业内热炒的AGI)而着手组建的“世界模型”,即希望AI从人类与自然中理解后模拟真实世界的因果并做出推断。因此,Sora并不是OpenAI的一项独立的工具型项目,而是利用了包括自家GPT、Dall·E(文生图工具)在内产品进行衍生的又一款工具。当其它公司的AI相关视频生成产品还在以“连贯图像”的思路去做生成时,Sora已经完成了“从文字直接生成视频”的进步。

这就像别人还在研究如何做好动态漫画时,有人已经开始直接交出动画作品了。

所以Sora的横空出世,还是让AI视频生成领域产生了一种“GPT时代”到来的冲击感。

AIGC在ACGN领域的应用

当AI领域在追逐AGI不断出现令人耳目一新的产品时,文创领域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抛开一些关于AI工具对于创作者的冲击不谈,在小说、漫画和动画领域,创作者们已经开始尝试使用相关工具提高创作效率,以及通过AI寻找一些创意思路。在不少ACGN创作者看来,AI的出现可以让他们更加专注于对故事情节、角色细节的打磨和挖掘,而将过去大量消耗时间的制作过程交给AI完成。

  • 小说:转制视频进行买量

虽然去年阅文集团公布了所谓的创作用大模型“阅文妙笔”,但从其迟迟没有公测就能看出,通过AI撰写小说的技术依旧不够成熟。但是,小说在市场推广上实实在在地吃到了AIGC工具的红利。将小说部分情节转化为动态漫的过程变得高效,相关创作的灵活性和个性化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 漫画:上色和创意辅助

由于漫画存在着一定的风格化和创意壁垒,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一款完全能从故事生成漫画的产品面世。但上色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国内不少工业漫画已经使用这项技术,用于替代原本的上色临时工。去年靠谱二次元曾提到过专门用于上色的工具Style2Paints,以及越发成熟的ControlNet都可以让漫画/插画行业的不少创作者“偷懒”。

来源:UP主 插画师小光

  • 动画:人设、3D模型人物生成

在动画领域,AIGC技术给人的直观感受用一句话可以概括:雷声大,雨点小。虽然有视频平台和内容公司已经陆续宣布将会上线由AI完成的动画番剧或院线电影,但从目前公布的进度看,仍然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

事实上,大量AIGC工具早已悄悄进入了动画工业化领域。在3D模型批量生成方面,一些3D动画公司早已尝试为动画制作引擎开发了相关插件,以便于在大场景群像情节中插入大量角色,甚至有公司还为非主要角色的批量互动开发了自动互动的功能,方便动画师快速完成一部分大场景的动作戏。

此外,还有一部分基于AI生成3D模型的厂商,发布了Tripo等产品,通过此类产品可以快速生成包含纹理的3D模型,快速导入原有的动画管线中进行二次编辑。这样的产品降低了动画师们在人物和道具建模时的制作压力,提高了动画制作的效率。

另外,市场上也出现了一部分基于AI生成3D模型的厂商,发布了Tripo等产品,通过此类产品可以快速生成包含纹理的3D模型,快速导入原有的动画管线中进行二次编辑。这样的产品降低了动画师们在人物和道具建模时的制作压力,提高了动画制作的效率。

Sora能提升ACG内容产能吗?

不过,市面上还没有一套公开且完全能适配漫画或是动画工业的产品。况且,在AI加速实现AGI的背景下,国外的文娱内容企业的工会和创作者们对AIGC一直保持着警惕和抵制,而国内动漫相关企业受制于人才能力,无法在AI上投入自研精力。

如今,距离AI的GPT奇点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一年多,但对于强依赖于创意和经验,且连贯性需求较强的漫画和动画行业,AI的出现还不足以实现劣币驱逐良币,但依旧加速了一部分原有劣币的退场。

对于动画行业而言,目前看来,创作者使用Sora接管部分创作流程还有一定难度。Sora虽然生成分辨率可以达到1080P,但现在的版本对于视效的理解还非常欠缺,还会概率性生成和现实世界里的逻辑相反的动作,这些硬伤都决定了它还有很大进步的空间。

图:Sora生成

但是漫画行业或许能通过Sora或类似产品在短视频市场获得一些突破,「动态漫画」或许将迎来一个AI化的新阶段,根据Sora自述中利用“世界模型”和最终效果呈现来看,已经可以通过静态的图片产出具备空间感、立体感和镜头感的内容。这样的突破对漫画行业是有一定帮助的,一些连贯的漫画内容甚至可以通过这一功能,实现动态漫自由,更方便抢占当下短视频驱动的用户市场。

当有一天AI工具能做到与导演、编剧对ACG内容的了解程度,或许动画、漫画行业才能迎来自己的奇点时间。从近两年AIGC类产品以及OpenAI相关产品的发布速度来看,这一天或许并不遥远。对动画、漫画从业者而言,现在毋须过度担心AI工具造成人才过剩的情况,只要能随时跟进此类产品的进度并适当掌握其操作方法,那么就不太会被淘汰。

至少从目前来看,AIGC产品依然只是一项辅助工具,操作者对内容本身的了解和对工具的掌握程度才

热门课程推荐

热门资讯

请绑定手机号

x

同学您好!

您已成功报名0元试学活动,老师会在第一时间与您取得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