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的七大黄金法则,让你设计更易上手更美观更实用

发布时间:2024-07-28 09:37:36 浏览量:198次

设计师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掌握很多理论技巧,怎么样让设计出来的产品更加美观,更加符合大众审美呢?设计师有一些理论上的知识可以引用,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交互设计的七大定律法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阿里巴巴UCAN2019大会主题《设计,让商业美而简单》。这是我们UX设计师朋友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也是我们价值的体现。那怎么样让我们的设计,能让商业美而简单,有没有什么方法、理论、技巧、原则的东西指导我们进行设计呢?

其实在设计领域就有很多经过设计前辈引路人,通过大量的设计检验过的定律及法则来作为设计的指导原理,它能够帮助设计师对界面上的内容元素进行合理的运用,发现一些产品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实时进行改善设计使产品的可用性上得以更好的提升,从而体现出美而简单的价值。

下面七条定律和原则也许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做好产品设计:

一、米勒定律

米勒定律是美国心理学家乔治·米勒对短时记忆能力进行了定量研究后提出的原理。提及到人的大脑短时记忆容量约为“7”,并在7+2与7-2之间浮动,因此这个神奇的记忆容量规律称为“7±2法则”。

但是这一理论实际上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不少学者通过大量研究,发现那个神奇的数字其实是“4”。建议在给用户展示信息时,尽可能限制在4以内,合理利用分类与归纳减少信息数量。

米勒定律及其所引发后人的研究结论,这一思考常常被运用到产品设计当中。

示例一:现在很多长字符内容会进行分段显示,提升易读性。

示例二:技术支持下,直接提取短信中的验证码在键盘上显示点击即可,减少用户的输错几率及记忆成本。

示例三:设计师互动平台ZCOOL站酷的导航栏设计,把主要导航栏位外放7个,更多用收起方式呈现,优先呈现核心内容。

二、席克定律

席克定律主要体现出两个参数:数量和时间,尽可能减少选项的数量,以减少选择决策的时长花费。

产品在服务于用户“时间是关键”,精简选择以减少用户反应时间。

示例一:电视遥控器将最频繁使用的几个按键外放,其他操作藏在菜单中,减少用户选择时间。

示例二:苹果产品精简用户选择,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示例三:Mac版QQ客户端登录框简单操作流程,让用户操作更流畅。

三、费茨定律

费茨定律主要体现出三个参数:时间、距离和大小,放大目标对象,减少目标距离。

设计中按照费茨定律原则,能直接影响用户与产品的视觉交流,提升用户体验。

示例一:产品宣传广告图常将产品图放大,通过图片大小展现视觉冲击。

示例二:产品内部关联操作距离放得比较近,方便用户进行关联操作。

示例三:登录框设计简洁,用户能快速完成操作。

四、泰勒斯定律

泰斯勒定律提醒我们处理系统复杂性,保证用户简单高效地使用产品。

在面对较为复杂的业务、流程、页面时,我们要结合产品情况,减少冗余信息,让用户更好地使用产品。

示例一:平台通过用户行为智能推送感兴趣内容,简化用户操作。

示例二:Keynote和PowerPoint对保存定义差异,体现着简约设计哲学。

示例三:复杂申请过程通过分拆信息,提前告知用户步骤,预期流程。

五、奥卡姆剃刀定律

奥卡姆剃刀原则是简约设计理念,剔除问题中无用杂项,以简单解决问题。

精简化页面,让用户专注于重点内容,提高用户体验。

示例一:微信充值页面与其他平台页面对比,体现简单设计优势。

示例二:iPhone手机设计简化,提升用户体验。

示例三:MUJI设计简单舒适,体现精选材质理念。

六、接近原则

接近原则是对相似的信息元素组织,帮助用户节省浏览和理解成本。

在界面设计中的作用能够直接影响用户与产品的视觉交流,提高用户体验。

示例一:表单设计归类处理,让页面有层次感。

示例二:分拆信息归类,页面更有层次感。

七、防错原则

防错原则是为用户提供措施,减少错误发生,提高用户效率。

操作前,提示做得更清晰清晰;操作中,实时告知当前位置;操作后,及时给予反馈。

示例一:登录窗口设计体现防错机制。

示例二:微信手机充值设计,帮助用户避免错误操作。

八、最后

设计之父阿兰·库珀曾说:除非有更好的选择,否则就遵从标准。设计定律原则是最基础的理论知识,结合自身情况和使用场景,更好地运用它。

理解这些设计原则,真正地结合产品情况运用,会帮助我们做得更好。

学习交互设计的基本原则能使产品更易上手更美观更实用,希望本文分享的交互设计七大法则能给你带来启发。

若对数字艺术设计感兴趣,不妨了解数字艺术设计课程,火星时代教育专注数字艺术培训。

热门课程推荐

热门资讯

请绑定手机号

x

同学您好!

您已成功报名0元试学活动,老师会在第一时间与您取得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