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究B端交互设计与原型设计 | 交互设计探秘

发布时间:2024-07-28 14:23:45 浏览量:134次

相信大家都听过一句话:“B端产品,又不是不能用。”相比C端,B端产品对交互设计的投入相对较低,但这并不代表B端产品不重视交互设计。事实上,B端产品的重要之一是提高用户工作效率,为企业降本增效。

交互设计着眼于用户,原型设计则侧重于开发。本文作者分享了在B端交互设计、原型设计等方面的心得,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一、探究交互设计的内涵

交互设计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学科,产品经理通常只涉及其中一部分。交互设计的定义是定义、设计人造系统行为的设计领域,确定互动个体之间的交流内容和结构,使它们相互配合,共同实现某种目标。

对于B端产品来说,交互设计就是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互动交流,共同满足某一业务场景下的用户需求。

举个例子,设计喝水的行为:

方案1:拿起杯子-放到嘴边-喝

方案2:拿一根吸管-放入杯中-吸

当涉及到两个人喝水时呢?

方案1:人1拿起杯子-喝-交给人2-喝

方案2:人1、人2同时使用吸管

交互设计需要确定最符合当前场景的最佳解决方案。

交互设计中的“交互”意味着主体行动后,客体做出相应动作,相互作用,互相影响。

二、开始设计前的考虑

交互设计围绕需求分析展开,PC端和移动端的交互是不同的。PC端空间大,筛选条件可以直接显示在列表上。而移动端空间有限,需要考虑不同的场景。

三、简约设计四大要素

简约交互设计并非炫技,越简单的交互通常更受用户欢迎,因为复杂的交互会增加用户学习成本。用户大多不是专家用户,简单直观的交互设计更易被接受。

作者提到的简约设计四大要素对项目起到了关键作用,特别是在将PC系统功能移植到移动端时,要尽可能简化设计。

四、常见交互设计方法

尼尔森交互设计十大原则和交互设计七定律是常见且重要的理论。在实践中,需要综合运用这些理论,确保设计的高效性和用户友好性。

1. 菲茨定律

菲茨定律预测点击目标的时间取决于目标和当前位置的距离以及目标的大小。

提高产品可用性效率,减少移动距离,简化操作流程。

2. 米勒定律

米勒定律指出,普通人只能在短期记忆中保持7±2项信息。设计时要考虑用户记忆量,减少选择。

3. 操作可预期

提前预判用户操作行为,提升用户体验。

4. 状态可感知

让用户清楚了解当前状态和未来发展。

5. 一致性

保持内部和外部一致性,降低用户学习成本。

6. 防错原则

在设计中考虑防止用户错误操作,提供良好引导。

五、一些建议

  1. 借鉴成熟产品经验
  2. 不高估用户水平
  3. 易上手且可定制
  4. 使用标准控件
  5. 功能>操作>外观

六、关于原型设计

在B端产品经理的工作中,原型设计是对用户和开发团队进行高效沟通的重要工具。以下是关于B端原型设计的一些建议:

  1. 不要过度追求高保真原型
  2. 建立可复用组件库
  3. 细心绘制原型
  4. 需求分析至关重要
  5. 版本更新记录原型改动

本文作者 @B端阿超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

题图来源:Unsplash

本文旨在分享交互设计的心得体会,仅代表作者观点。

热门课程推荐

热门资讯

请绑定手机号

x

同学您好!

您已成功报名0元试学活动,老师会在第一时间与您取得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