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游戏沉迷背后的真相,父母别急着禁 键,“让孩子以平常心对待游戏”

发布时间:2024-08-03 17:11:55 浏览量:195次

5月6日晚,葫芦岛市实验中学14岁的初三学生刘歌从家中阳台坠楼身亡。

据母亲赵芳说,因为上网课,赵芳把自己不用的手机留给了女儿。

5月5日,母亲赵芳发现,一个月期间,其银行卡在一款游戏上消费了108笔,共计61678元。但她并未怀疑女儿,决定去银行查账。

5月6日晚上6点,赵芳夫妇还在银行,刘歌给她发来短信:“妈妈,是我干的,我不想活着了。你能原谅我吗?谢谢你,妈妈。”赵芳没有及时看到这条信息。但其女儿刘歌发完这条信息后已经跳楼自杀。

生活中,孩子沉迷游戏的事件并不鲜见。

如之前某市初三女孩因沉迷网络游戏,被妈妈关闭路由器强行断网后,气得动手殴打母亲,然后爬到3楼的窗台外哭喊。

幸亏警察及时赶到解救了下来。否则,又是一幕悲剧。

听家长讲,孩子在家期间沉迷游戏,有时一天可以玩10几个小时。

如何把孩子从游戏中唤醒,回归现实正常学习生活,是很多父母面临的现实难题。

如何去寻找最佳解决方案,让此类事情不再发生,这是对该类事件反思的价值所在。

为什么游戏令人沉迷?

这是因为游戏设计者专门研究了人的欲望需求,从而在游戏中针对性地进行了设计。

游戏的设计原理就是针对人的欲望,这是孩子沉迷游戏的外因

一、成功的难度低,人人都可以从游戏中获得成功体验

游戏设计者将游戏中的每一个剧情任务都进行分解,成为一个个很小的任务模块,每一个小任务模块都能让游戏者很轻松地完成。再通过一定的逻辑结构把所有小任务模块联结起来成为一个大的任务。

通过模块化分解任务,大大降低了游戏的难度。每个进入游戏中的人都可以从小任务中获得成功体验。

二、任务多样化,满足各种类型的玩家

游戏设计者会预先把玩家进行分类,如成就型、探险型、社交型、杀手型等,然后在设计游戏任务时就会针对各种类型的玩家设计相应的环节,并且构成相互制约机制。保证游戏过程中各种类型玩家都能获得相应的体验。

比如,设计游戏不同类型角色,完成任务时可以组成团队,相互配合发挥各自最大化的作用。

三、多元智能设计,满足玩家多种学习欲望

人总是生存在一定环境中的,那么人首先就会去观察学习这个环境,以便更好的适应它。世界上所有的科学知识无不是来源于人对自然和社会的学习与思考。

书本知识是前人已经发现并总结出来的知识,学习课本知识从先天上就降低了人的探索欲望,是一种被动接受。

游戏并不是简简单单地打杀、娱乐之类,同样包含着丰富的学习认知原理,并且游戏中的学习恰是情景化学习。情景化学习就是模拟人从自然中摸索学习的过程,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人的学习欲望。

比如,《龙与地下城》游戏中就包含了逻辑与推理,还需要语言文字的抽象化学习。《王者荣耀》中包含了低阶的行为反射学习以及高阶的系统分析与评价的学习。

并且,游戏对玩家非常包容,即使玩家学习能力低下,也会给玩家无限重复试错的机会。

在现实学习中,远远不能如游戏一般,提供无限丰富的认知与包容。

四、及时反馈与奖励机制

在游戏中无论玩家达到什么层次都有对应的奖励,并且奖励非常及时,极大满足了人的成功欲。

在现实的学习中,很多学生不仅得不到奖励,反而会得到批评与处罚。这样,学生长期得不到精神上的欲望需求,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游戏有着强大的吸引玩家的设计,这是游戏令人沉迷的外因。

游戏令人沉迷的两个内因:心理欲望和情感需求

一、游戏能够在低付出条件下满足人的心理欲望,从而引起大脑兴奋

游戏中的心理欲望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控制欲;一种是求知欲。

几乎所有游戏都能满足这两点,付出很小的代价就能及时获得欲望满足带来的愉悦体验。

与学习相比,学习之所以难于上瘾,主要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习代价(付出体力或脑力)太高,而获得的愉悦体验度却又很低(欲望不能及时满足)。

因为在我们现在的教育环境下,强调的是竞争,只有超越别人才能获得一定的成功体验。单一的知识掌握带来的愉悦体验感很短暂,也很容易在与他人比较时,而抹杀这种愉悦体验,带来更加的沮丧、自卑和气馁。

由于升学压力的存在,往往只有站在前面的少数学生才能获得这种竞争带来的愉悦体验。处于下游的学生即使成绩超越一部分人,但由于仍然达不到升学的要求,所以也没有愉悦体验。

二、网络游戏与现实世界连接,在游戏环境中易于寻找到与自身共同话题的人,从而产生情感共鸣

这一点,现在的大型联网游戏也都具备。通过在线加入家族,组建队伍,能够很容易找到共同话题的同伴,从而获得情感的需求。再加上网络的屏蔽作用,使每个人都只能看见他人的一个侧面,而这个侧面也许恰好是满足我们心理需求的那一面。

例如,前面讲的沉迷游戏的萍萍,她说产生冲动的原因是游戏玩到一半被断网强制退出游戏,害队友输掉了比赛,觉得很丢脸,很对不起队友,才会情绪崩溃。

这说明萍萍是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到生活中缺乏的情感体验。

在现实中由于交往的范围有限,很难找到可以完全交流的朋友。即使找到共同心理体验的朋友,又由于近距离接触,朋友的方方面面都展现自己面前,很容易看到与自己有冲突的一面,而产生隔阂。

如何防止孩子或者让孩子摆脱游戏沉迷呢?

根据上面讲的沉迷游戏的原因,需要内外结合,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游戏沉迷,直至最终消除游戏沉迷。

替代是常见的防止游戏沉迷的积极措施

替代,就是在生活中寻找外物刺激因子,替代游戏刺激。通过替代因子可以让游戏沉迷者也能够体验到对外界的操纵欲与战胜欲。

但是,由于游戏的便捷性,唤起欲望的瞬时性,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与游戏相抗衡的替代物。

①游戏不分场合、天气、时间,随时可进行,方便简易。“只要手机在手,就可天下我有”。

②游戏对于人的生理欲望的吸引具有短平快的特点。游戏刺激时间短、反应强

热门课程推荐

热门资讯

请绑定手机号

x

同学您好!

您已成功报名0元试学活动,老师会在第一时间与您取得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