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用最新设计风格?让你的APP更加友好

发布时间:2024-08-10 20:47:39 浏览量:156次

新拟物化设计只是一种风格吗?

最近火热的新拟物化风格(Neumorphism)并非仅仅是一种视觉风格,它源自设计师Alexander Plyuto在2019年底提出的"Skeuomorph Mobile Banking"作品,并被预测为2020年的主要界面趋势,又称为soft UI。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这种风格却引起了诸多争议。

最新设计风格如何落地应用?高手的建议来了

如今新拟物化风格风靡全球,但许多人认为它更像是一种概念,看起来高大上却难以应用。本文将探讨落地应用的关键点,以及应该如何加以改进。

新拟物化设计并非简单的视觉风格,而是扁平化和拟物化之间的一种融合。它在扁平化的基础上引入了拟物化的元素,以提高用户的辨识能力。对于设计师们来说,需要思考以下五个议题:

1. 年长者对界面元素的理解存在障碍

随着年龄增长,许多长辈愈发难以理解扁平化界面给出的视觉元素。他们在过去与实体产品交互的经验影响了他们在屏幕界面上的操作。因此,设计师需要考虑如何为不同年龄段的用户提供更易理解的界面。

为了提升界面操作的易用性,必须在设计中给予用户清晰的操作暗示,尤其是针对年长者的特殊需求。

2. 颜色如何影响用户操作界面的理解

颜色在不同人群中具有不同的识别和感知。设计师需要认识到不同年龄、性别的用户对颜色的感知可能存在差异,因此设计中应避免过分依赖颜色来引导用户操作。

在设计中,应该避免让用户过度学习和适应特定的颜色编码,以免在跨平台应用时产生困惑。

用户初次体验软件,留下良好印象的理论

用户第一次打开软件时,用户体验设计十分关键。本文结合多个案例分享了如何设计用户首次体验,以确保用户留下良好印象。

3. 跨文化色彩意义的差异

不同文化下,颜色的象征和意义会有所不同。设计中应当避免过多依赖颜色传达意义,以减少文化差异可能带来的误解。

4. 光影效果对用户操作暗示的影响

新拟物化设计中使用的立体光影效果虽能提供操作暗示,但用户对于光影的感知受个体认知能力影响。因此设计师需在光影设计上慎之又慎,避免产生误解。

5. 视差对用户操作判断的影响

设计师使用类3D效果来呈现界面组件,用户需要凭视觉判断距离以认识重要性。然而,视差能力受影响的用户可能会面临挑战。因此,在设计时应考虑如何平衡界面组件的立体感与用户操作的便利性。

结语

新拟物化设计提供了更具操作意图的光影效果,是设计友好体验的良好出发点。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设计师应根据不同应用场景进行合理改进,确保用户体验的质量。

热门课程推荐

热门资讯

请绑定手机号

x

同学您好!

您已成功报名0元试学活动,老师会在第一时间与您取得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