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美团游戏化营销: 游戏玩法分析、模式剖析 - 玩转数字艺术教育

发布时间:2024-08-15 16:48:02 浏览量:173次

操作者最难打破的职业习惯就是对各种低俗的玩法套路免疫,同时又对能让自己上瘾的操作充满无限的好奇和期待。

周末点外卖后,美团弹出一条提醒,称“100%肯定能拿到大红包”。虽然我们已经免疫,但最近编辑部定下了游戏化营销的案例分析方向,所以我们决定看看这个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这眼神让人意外。点击“领取”,就会弹出一个大红包,散发着红包扩张玩法的氛围。用手指三下,将五分成二,两道菜合在一起,就得到8元外卖券。

退出游戏后顺着线索我们发现App中隐藏着30多个小游戏。

回忆三年前美团大量招聘游戏岗位时,王慧文对外界的回应是“我就试一试,别想太多”。三年后,美团App已经建成了游戏库。

在体验了这几十款游戏之后,我们试图了解运营布局背后的商业动机。今天我们将选取重点案例进行拆解,在大量的观察和拆解的基础上,给出对美团游戏化营销的思考。

本文由“玩法拆解”和“模式分析评述”两部分组成。 如果可能的话,你需要阅读它。

......(文章内容有过长,已省略部分内容)......

至此,美团内部小游戏玩法设计的拆解就结束了。

......(文章内容有过长,已省略部分内容)......

本文重点拆解第一类游戏。 其矩阵价值在于将不同业务匹配合适的游戏化玩法,服务于特定业务线; 而第二类游戏数量较多,玩法也更加多样化。 通过任务的设定,一场比赛可以跳转到其他7、8场比赛,最终的目标是获得小团币。

......(文章内容有过长,已省略部分内容)......

今年4月推出的美团速卖通版,是他们向下沉市场投出的一支长矛。 《无限游戏》总是需要新的领域。 游戏化营销的“水泵”能否将拼多多送上浪潮之巅,又能给美团带来多少增量价值? 我们还不能下结论。

供需逻辑永远不会过时。 在用户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的今天,对低俗套路拥有“免疫抗体”的不只是运营商。 从元宇宙营销、区块链游戏、“玩赚”,到小程序游戏化营销,聚集消费者注意力,调动参与热情,强化心智,驱动业务转型。

运营作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在这种动态平衡中始终需要自我创新。 游戏化营销只是一个起点。 在战场变得更加激烈之前,现在或许是进入的最佳时机。

结尾

了解更多数字艺术教育相关课程

热门课程推荐

热门资讯

请绑定手机号

x

同学您好!

您已成功报名0元试学活动,老师会在第一时间与您取得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