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游戏中发现的5条深度设计原则

发布时间:2024-08-19 10:48:03 浏览量:227次

这篇本来是另一个理论系列中的一部分,发现写得有点多了,索性独立成章征求一下大家对这个话题的意见,权当抛砖引玉了。

对于战略航空军旗舰的各位常客,我恐怕还真得先介绍一下社交游戏。社交游戏,也就是俗称的“偷菜”、“抢车位”什么的在非死不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英文名略)、开心网上面的游戏,是一个所有华尔街行业分析师都一致看好的游戏类别。社交游戏的鼓吹者说社交游戏是一种新的类型,将会打垮所有的旧游戏。这话听听就好,别太当真。今天的传统游戏行业并未萎缩,只是增长没有那么扎眼而已。不说像FPS、TPS这些从电脑死宅走向大众的超级类型,就连RPG也处在销量最好的时代里——还记得博得之门、辐射卖了多少份吗?今天就算是Witcher2的销量也能轻松战胜这些当年的神作。社交游戏确实行情不错,还没好到能藐视所有其他游戏的程度——我想在可见的未来也不能。

还是照例先说个段子活跃气氛。社交游戏的领头羊是名字有点难念的公司,虽然公司还没上市,但是估值已经横扫了所有其他游戏公司。如果要用一句话形容这家公司的特点,那就是“在你所知道的所有游戏业主要公司之中,你不会找到比更为可耻的公司了”。这家公司当初去游戏开发者会议宣讲的时候,上面的人在讲“我们面对的是40岁的中年妇女”之类的理念,下面就有人嘘他们,伴随着“你们根本就不做游戏”这样的喊声。

我个人在很大程度上赞同观众们的观点。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拥有数以千万计用户的抢车位和偷菜也不是真正的游戏,它们只是一种“流行”,我们根本无法估计这种流行能持续多久,而其中又有多少用户能转化为长期而坚定的用户并建立一个行业。历史上曾经有过很多流行风潮,今后我们也将一直看到它们。如果社交游戏永远停留在偷菜、抢车位的水平上,那么这些社交游戏公司的竞争优势也只是沙滩上的城堡而已。不管是扎克伯格突然心血来潮像中国的社交网站那样打算排斥自由开发者安心吃独食,还是由40多岁欧美大妈构成的主力用户群终于偷腻了菜,这些公司大概都会面临灭顶之灾。只有当潮水退去时,我们才能知道到底他们是不是在裸泳。

当然,没人想要裸泳。不管起家怎么可耻,这些公司也算是赚了大钱,而且玩了这么久搞了这么多投资雇了这么多人,他们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为了继续从大妈和大妈的好朋友们那里捞钱,这些公司也算是挖空了心思。如今的社交游戏已经不纯是流行的荒漠,还是能从中挖出些黄金般珍贵的知识来的。下面是几条我挖出来的设计原则——质量还是比其它gamestura上那些“SNG游戏优点大点评28条”来得精炼一些的。欢迎大家进一步讨论。

社交不是一种游戏类型,而是游戏设计要素。社交游戏最扎眼的当然是那惊人的病毒般的传播能力。社交游戏本身不会给你带来什么新鲜东西:模拟城市、牧场物语甚至宝石迷阵……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和朋友交互”本身是个很棒的点子。社交游戏第一次正儿八经地探索了“在对战和组队以外合作”的多人设计可能性,这是每个游戏设计师都应该关注的新兴领域。

多人游戏并不一定要求双方全都同时在线。这或许是社交游戏能带给我们最重要的经验了。不管是局域网游戏还是网络游戏,几乎所有多人游戏都以“双方同时在线”作为必然的条件,甚至就连网页游戏也鼓励读秒,“异步多人游戏”已经被当作80年代的垃圾丢进了历史的垃圾桶里——直到社交游戏再次把这个想法捡起来,而且发扬光大。从“协助请求”、“礼物”到“拜访”,社交游戏的社交要素几乎都是异步的,只要有一方在线就可以顺利进行,造成一种“我在和我的朋友同时玩游戏”的错觉。

求助是一个强大的工具。泛滥的共享设计并不受欢迎,但是求助是个很好的设计,比毫无信息量的瞎共享效果要好得多。

尽量给每一次操作都提供反馈。几乎每个社交游戏都做到了传统游戏设计多年来也没达到的目标:给玩家的每一次正确操作都提供报酬。哪怕只有1点微不足道的经验值,这个反馈本身就足以让玩家感到高兴了,而且还能代替大量的教学内容。

让玩家自己决定他的游戏时间如何分配。设计一个游戏可以考虑玩家时间的自由分配,让玩家自己决定什么时候要休息,什么时候要继续游戏。

就像现在成就、对战、在线交流几乎已经是一切单机和家用机游戏的设计组成要素一样,未来的游戏中必定会包含或多或少的社交设计要素。因为它和游戏的目的并不冲突。社交是一种设计要素,或者往大了说点,一种新的设计思路——SNS给游戏行业带来的也会是一组新的设计标准。

想要深入了解游戏设计相关课程,欢迎点击咨询火星时代教育。

热门课程推荐

热门资讯

请绑定手机号

x

同学您好!

您已成功报名0元试学活动,老师会在第一时间与您取得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