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动效设计的原则和标准详解,让你的界面更加生动和引人注目

发布时间:2024-08-23 14:44:25 浏览量:365次

动画效果如今已经融入到UI界面的各个角落。屏与屏之间的切换因为动效而更加连贯,交互的逻辑也因动效变得更加清晰。动效对产品和用户都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本文中,我们将会整合动效设计的主要原则和标准,进行总结:

动效的持续时长和速度

当元素位置和状态改变时,动效速度应该适中,足够慢以让用户注意到变化,但又不能太慢让用户等待。

研究表明,动效持续时长最佳为200毫秒到500毫秒,超过1秒会让用户感到迟滞。在移动端设备上,时长应控制在200~300毫秒之间。

△ 移动端设备的屏幕尺寸影响动画时长

网页动效处理略有不同,速度应快一倍,持续时长为150~200毫秒。太长会让用户感觉卡顿。

不同尺寸的屏幕=不同的动效速度?并非如此!

动效时长不仅取决于屏幕尺寸和距离,还应考虑平台特征、元素大小等。小元素或变化应更快,大复杂元素应持续更久。

△ 动效时长与元素大小、距离有关

动效运动要符合物理规律,避免使用弹跳特效。元素运动应清晰,不使用模糊效果。

△ 避免模糊效果

列表项运动过程需轻微延迟,控制在20~25毫秒,过长会造成迟滞感。

△ 列表项延迟在20~25毫秒

缓动

物体渐进加速或减速,增加动效自然感。避免机械感,元素运动应有渐进加减速特征。

运动规律:匀速直线 vs 缓动曲线

匀速直线运动较不自然,均匀变化可用于色彩、透明度改变。缓动曲线展现加速运动效果。

根据曲线可看到物体开始时速度较慢,逐渐加速的特点,表示加速运动。

△ 加速曲线

元素飞出屏幕可使用加速曲线,但仅适合完全离开界面。减速曲线适用于从屏幕外进入屏幕的元素。

△ 减速曲线

界面元素的运动曲线应考虑至终端点需要重点强调,让动效看起更真实。

动画设计如芭蕾舞一样需要编排,让元素自然过渡,吸引用户注意力。

均等交互表示所有元素遵循特定规则,从属交互中中心对象吸引注意力,其他元素从属呈现。

△ 用户的注意力应该沿着一流量来引导

不成比例的变化指外观长宽不按比例缩放,运动轨迹应为弧线。

△ 不成比例地改变对象外观时,运动轨迹应为弧线

若元素按比例改变大小,应沿直线移动。元素不应相交,如果相交需逐个减速通过。

△ 在运动中,元素不应相互穿越

动效设计虽遵循规则,仍需不断测试和尝试,艺术胜过科学。

作者:Taras Skytskyi

原文:https://uxdesign.cc/the-ultimate-guide-to-proper-use-of-animation-in-ux-10bd98614fa9

热门课程推荐

热门资讯

请绑定手机号

x

同学您好!

您已成功报名0元试学活动,老师会在第一时间与您取得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