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UX设计师的英国职场体验(一)

发布时间:2024-01-19 13:45:00 浏览量:159次

经过2个月的正式工作,如果简单总结工作体验:非常不错!接下来重点分享细节。想了解求职经历的话,可以参考我过往的两篇文章:

用户体验设计师 (UX Design) 求职历程(一)

用户体验设计师 (UX Design) 求职历程(二)


正在筹备或是投递或是待入职的小伙伴可能会想要了解:


1.入职后续

2.日常工作

3.日常使用软件

4.其它



入职后续


第一周:

我入职后的第一周,主要任务就是熟悉各个团队,每天的工作模式和节奏,认识一下需要经常/每天保持沟通的团队/同事。整个流程就是,我的直属领导带我参加了不同的会议(线上)。


比如,UX team的会议,在会议开始之前,大家会有一段闲聊时间,这个时候我的直属领导会简单介绍我这位新同事。大家采用的是,每位同事先介绍一下自己(名字,加入这个团队的时间,目前负责的项目,兴趣爱好等)同时介绍一下日常工作的建议。


最后呢,这个“接力棒”将传给我,由我来简单介绍一下自己。之后大家会按照原计划进行正常讨论。所以,基本前两天的各种会议都是这样的流程。


让我感觉很舒服的是,每次会议结束,我领导都会再给我普及一下,刚才参加会议的人员的职位职责,以及和我后续日常工作会有哪些联系。



第一个月:

毫不夸张地说,我第一个月几乎是在各种会议中度过的。会议大致分为:项目会议,设计团队会议,部门会议,1V1沟通会议等。除了直属领导和产品经理对项目的简单介绍之外,我所有学习到的关于产品,项目等信息,都是从会议中,从大家的讨论中了解到的。


这里我想到的大家可能感兴趣的问题,比如:


1. 能听懂吗?听不懂怎么办?


能听懂吗?第一周听不懂。不是因为口音,主要这对我来说是个全新的领域,产品相对复杂,讨论的都是和产品直接相关的,涉及到相关领域的很多专业名词,参与讨论的还有开发团队,所以讨论刚开始就像是听天书。



建议如下:


1) 坚持听。


可以提前和直属领导沟通是否有相关文字资料(比如,产品前期的调研记录)可以查看了解,至少得先建立自己对产品的认知(比如,产品是干什么的、用户群体、用户使用场景等)。


如果产品是处于优化新版本阶段,那么需要了解之前版本产品的用户反馈,用户所遇到的问题以及不满意的点。每次业余时间多了解点,下次参加会议就能多听懂一些。


另外,记录不懂的问题,不是用于直接提问,而是便于当自己了解了足够的项目背景后,后续可以更有逻辑和体系地提问问题。



2)多进行有效沟通。


我们团队常说,“根本没有愚蠢的问题,愚蠢的是你不问问题”。话是没错,但是如果你对产品还没有一定的了解,可能还不太确定怎么去问/描述清楚这个问题,那么对方也不知道该从哪些点回答你的问题,回答的过于笼统没能解决你的问题,回答的过于细节或是专业可能又让自己陷入了另一个问题,这样的沟通应该不算是最有效沟通。



3)耐心学习了解新领域,给自己足够的时间


对于刚入职的第一个月,其实团队/公司并不要求新员工能创造多大的利益,我的直属领导也经常鼓励我说“我们不会要求你一下子学会所有事情,我们会慢慢帮你建立对产品的理解...”所以团队和公司也会给大家留足够的时间去学习了解产品。


在设计领域,即使在同一家公司接触到的产品也可能属于不同领域。我同事也会说即使英语是他们的母语,有时在沟通/了解产品的时候,也很难理解。所以无需纠结是否是自己语言不通或是经验不足。


2. 有专业培训吗?


没有统一的培训。


个人认为要怎么看待入职培训。如果你申请的职位是侧重于流水线类的工作类型,比如涉及系统操作,那么培训是很有必要的。其实我入职前也会在想有没有入职培训,之所以想有入职培训是想对产品,日常工作模式,日常使用软件做个大致了解。


但是入职后发现,其实没有统一固定的培训,团队/领导会根据你个人的进度推进,每周设计团队都会有不同的活动,比如头脑风暴,设计交流,设计挑战或是玩游戏等,每周部门会有技术交流学习会议,这个可以学习到大家分享的软件使用技巧等。所以相比形式化的培训,个人更喜欢这样的学习过程。



3.什么时候有第一次正式“任务”?难吗?


我的第一次正式任务大概是在第3周的时候。任务就是用Figma呈现出其中一个功能的线框图和流程。我的领导没有给我任何时间限制,没有提任何要求。就是让我自己发挥。当然这里大家不要有误区,并不是每次作图都要达到很美观,很精致。根据产品所处的阶段不同,我们需要出不同精细程度的图。


而且每位同事入职的第一项工作会由于所加入的项目进度不同而不同。我的另一位入职1年的同事,她刚开始的工作是参与产品调研,后续挺久了才开始作图。



难吗?


其实要开始第一项任务的时候,这时你可能已经对产品有了一定的了解,当然这个了解是一个主要的框架。团队和领导大概率是让你试试手,不会期待或是要求你能又快又好地完成任务。


所以重点不是完成任务,而是探索+发现问题+和团队沟通问题+通过设计解决问题+和团队沟通设计+结合团队反馈优化设计的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接到第一个任务后,先明确需要做什么(这里需要提醒大家,有时候大家一起讨论任务,可能在讨论的过程中就不知不觉地大家各自认领了自己的任务,如果不确定的需要和直属领导再次确认)。




之后,我总结了很多问题和相关同事沟通,因为作图/流程设计需要了解的细节远比产品经理的描述或是相关文档要多,作图期间,我也会想到什么问题第一时间就要和团队沟通;完成这项任务后,要和团队讨论设计图。


这个阶段,建议小伙伴们要根据参加讨论会的同事而考虑如何给大家展示自己的设计图,展示的重点是什么。



举个栗子,展示产品中完整的1个功能,如果参加讨论会的是产品经理+开发团队,我会展示这个功能的整个流程(例如从鼠标悬停在这个功能的按键上的那一个步骤开始到完成这个功能期间的每一个交互)。


在这个流程中,产品经理在乎的是功能是否齐全是否达到要求,开发团队在乎的是交互细节是否齐全(例如,界面的各种交互状态,鼠标悬停时功能按键的效果,鼠标点击时功能按键的效果,当界面无搜索结果时的效果,用户执行不同操作的时候会出现不同的提示信息等等)。


如果参加讨论会的是真实用户,我也会展示这个功能的整个流程,但是会省去交互细节呈现,并且尽可能地简化流程,用户在乎的是他们是否能通过简单的操作达到目的。


(未完待续)

热门课程推荐

热门资讯

请绑定手机号

x

同学您好!

您已成功报名0元试学活动,老师会在第一时间与您取得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