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影视制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01-22 09:10:09 浏览量:159次

杂志订阅热线:010-86092062



《影视制作》创刊于1994年,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管,是国家级影视制作专业期刊。专注于影视节目摄制、编辑、后期制作等技术的推广,致力推动我国影视制作业整体水平的提高。2014年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出版行业最高奖)期刊类提名奖。




2023 年 10 期

导 读


【观潮】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其对影视制作的影响





人工智能无疑已经成为当前最为热点的技术之一。在影视行业,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分支——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是近两年来最为热门的话题,无疑也成为影视制作领域的焦点,并成为引发了好莱坞罢工的导火索之一。


本文首先将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进行概括介绍,揭开人工智能神秘的面纱,期望起到让读者“祛魅”的作用;其次概括阐述包括AIGC在内的人工智能对于影视行业,尤其是影视制作的影响;最后探讨如何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本文首先将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进行概括介绍,揭开人工智能神秘的面纱,期望起到让读者“祛魅”的作用;其次概括阐述包括AIGC在内的人工智能对于影视行业,尤其是影视制作的影响;最后探讨如何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观潮】

人工智能视域下的虚拟现实艺术





生成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AIGC)作品“击败”人类创作获得国际奖项令人发聩。人工智能(AI)的挑战迫使我们重新思考“艺术是什么”这一由来已久的话题,并启发我们用一种媒介进化论的视角重新审视艺术的过去、当下与未来。在虚拟现实(VR)技术的加持下,影像叙事从传统的“故事讲述(Story telling)”跨入“故事生存(Story living)”模式,而“AI+VR”更为艺术提供了一种新的媒介进化路径,并有望引领人类实现元宇宙艺术的愿景。

本文从叙事基础技术基础两方面入手,探讨AI与VR的结合为虚拟现实艺术的发展所带来的可能。



【CVB专栏】

电视媒体如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使命担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方向,电视媒体作为主要的思想文化宣传主阵地之一,在推进文化自信和自强使命担当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通过分析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必要条件,以及电视媒体的特点和社会责任,结合中国视听大数据(CVB),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传播技术和担当社会责任等方面探讨新时期电视媒体如何履行其文化自信、自强的使命担当和实践路径,并分析其在当今快速发展和不断变化的媒体环境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制作圈】

“天地有别”的太空8K超高清拍摄定制方案解析





2022年6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了故事片电影《飞越苍穹》和首部太空实景纪录片《窗外是蓝星》的8K特辑。这是太空史上首次8K超高清拍摄任务,此次任务的背后离不开中国影视摄影师协会以及多家技术厂商提供的技术支持。


本文将从太空拍摄环境带来定制化需求以及拍摄课程与拍摄训练两个环节,展现这次“天地同频”的拍摄是如何实现的。



【高新视频】

咪咕视频智能增强技术及应用


咪咕公司融合行业领先的视频智能增强技术,结合自身版权资源优势,搭建了一套视频增强内容生产体系,以适配不同内容和不同场景的画面。在这套生产体系下,无论40年代的爱国电影,还是80后的怀旧动画;无论流金岁月的经典电影,还是快速运动的体育赛事,咪咕都可以通过视频增强技术,为用户带来更高清、更流畅和更沉浸式的体验。


本文从分辨率、流畅度、沉浸感三个维度,结合大量案例,介绍了咪咕视频如何利用多种创新技术构建专业内容生产体系,基于不同场景对自有版权的动画、电影、综艺、赛事直播等视频内容进行增强,提升用户体验。



【摄录地带】

LED数字虚拟拍摄移动控制系统的创新设计研究


数字虚拟拍摄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影视制作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在实景拍摄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场景和数字特效,实现实景和虚拟场景的完美融合,达到拟真的现场拍摄效果,可以实现以前无法实现的场景。


数字虚拟拍摄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数字虚拟拍摄制作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在影视剧乃至泛文娱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也遇到了技术瓶颈与创作局限。通过LED数字虚拟拍摄移动控制系统的创新设计,以及相应的分布式实施与案例总结,可深入研究数字虚拟拍摄技术模式的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



【音画制作】

竖屏春晚的节目后期创作


本文主要介绍了2023年总台春晚在全流程“HDR50P+菁彩声”的制播模式下,以观众的观感为核心点出发,充分利用多种竖屏配套机位素材,在后期创作中充分利用“分屏”处理优势,从构图与内容展现上巧妙设计和调整,使画面更符合竖屏视频观看需求


同时制作团队兼顾表现节目人物关系与更多的节目细节和动态,并且还增加了嘉宾候场的状态等一系列竖屏独有的画面,让竖屏春晚更具综艺感及临场感,通过竖屏春晚的制作,逐步将技术升级转化成为新媒体终端用户收看体验感的提升,探索与实践“思想+艺术+技术”这一主基调的实现过程。



【系统网络】

沉浸式4K超高清演播室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2022年6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4K超高清电视发展的意见,提出发展4K超高清电视是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深化广播电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广播电视传播力、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介绍扬州广播电视台沉浸式4K超高清演播室系统的设计思路,提供了立足实际的技术解决方案,主要介绍了系统技术架构和实现效果,并对系统技术创新点进行了论述和说明,最后对沉浸式4K超高清演播室系统建设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和展望。



【数字艺术】

元宇宙背景下影视内容的创作与挑战



元宇宙概念自2021年爆火之后,便引发了传统影视行业的广泛关注从技术层面看,元宇宙六大核心技术分别为区块链(Blockchain)、交互技术(Interactivity)、电子游戏(Game)、人工智能(AI)、网络运算(Network)、物联网(Thingsofinternet),每个核心技术的首字母结合可组成单词“BIGANT”(大蚂蚁),每一层技术实现不同功能,就像蚂蚁的腿一样协同合作。


本文结合元宇宙背景下创作的影视作品,分析元宇宙六大核心技术对影视创作带来的帮助和影响,并针对新环境下的创作提出问题和挑战,以寻求影视行业未来发展的道路。




2023年 10 期

目 录









热门课程推荐

热门资讯

请绑定手机号

x

同学您好!

您已成功报名0元试学活动,老师会在第一时间与您取得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