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创作的艺术作品能否获得版权保护?

发布时间:2024-01-25 12:21:31 浏览量:95次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工智能(AI)的影响越来越大。从自动驾驶汽车到智能家居设备,AI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然而,AI的影响并不仅限于这些领域。在艺术界,AI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作品,甚至可以参与艺术比赛并获得奖项。那么,AI创作的艺术作品能否获得版权保护呢?这是一个争议不断的法律问题,也是一个影响着艺术家和社会的重要问题。

AI创作的艺术作品被拒绝版权登记

最近,美国版权局(USCO)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了几个负面的裁决。它认为,AI创作的艺术作品不符合版权保护的条件,版权保护只适用于由人类创作的作品——不包括超自然生物、动物,也不包括计算机程序。因此,它拒绝或取消了几个AI创作的作品的版权登记,例如《空间歌剧院》(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黎明之歌》(Zarya of the Dawn)和斯蒂芬·塞勒(Stephen Thaler)创作的一幅图像。

新兴的摄影技术的版权法

在1880年,法院正在讨论如何处理当时新兴的摄影技术的版权法问题。有些人认为照片根本不应该获得版权保护。因为版权应该涵盖创意作品,而相机只是机械地捕捉它对准的任何场景的图像。

当时,有一位名叫拿破仑·萨罗尼的摄影师拍摄了一张奥斯卡·王尔德的照片后,有家公司未经许可就发布了该照片,于是萨罗尼起诉了该公司。此案一路打到美国最高法院,并于 1884 年做出裁决。

最高法院认为,"普通"照片不值得获得版权保护,因为它们只是对某个场景的“单纯机械复制”。

与此不同的是,这张王尔德的照片反映了萨罗尼的“独特构想”,他通过安排被摄对象、服装、背景、光线和表情等方式体现出来。因此,尽管是通过机械过程捕捉的图像,但它仍反映了摄影师在构图和捕捉照片时的创造性选择,因此应受到版权保护。

今年2月版权局的立场就是基于这个19世纪的先例,取消了对《黎明之歌》的版权保护。但这个百年前的判例有两种不同的解读。在我看来,版权局选择了错误的解读。

毕竟,如果您从字面上理解萨罗尼的判决,它可能表明许多照片不应受到版权保护。例如,风景摄影师无法决定太阳的位置、云的形状或树的颜色,但风景照片仍可以获得版权保护。

在我看来,版权局应该像对待摄影一样来衡量AI生成的艺术作品。就像摄影师在城市或森林中四处走动,寻找引人注目的场景来拍摄照片一样,AI艺术家也在探索工具(例如Midjourney)可以生成的图像的“潜在空间”。

艺术家Jason Allen在创建“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时,他尝试了624个不同的提示词。

如果假设那600多个提示是完全随机的,那就另当别论了。但Allen的提示并不是随机的。每个提示的结果都为下一个提示提供灵感,使艺术家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完善他的创作愿景。

所以,在不断演进的艺术与技术交汇的领域,著作权法需要找到一种平衡,鼓励创新,同时保护人类创作者的权利,并承认人类和机器的创造性贡献。

人工智能是一种有价值的技术,我们应该用法律和道德来引导它,使它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

热门课程推荐

热门资讯

请绑定手机号

x

同学您好!

您已成功报名0元试学活动,老师会在第一时间与您取得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