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人物的视角讲述故事,更容易引发情感共鸣和代入感

发布时间:2024-02-27 16:18:34 浏览量:211次

电影,尤其是反映生活的电影,达到吸引观影者目的的基础是能够引发观影者的共鸣。

因此传统意义上叙述过于宏大、与普通观影者的生活缺少互动的电影已经无法吸引观影者的兴趣,对主旋律电影而言,若继续使用宏大叙事的模式,则无法吸引观影者。

因此当下主旋律电影必须由细微处出发,从观影者的视角出发讲述故事

《我和我的家乡》作为一部多段叙事电影,由不同的导演执导,因此不同单元的内容由于导演个人风格的不同也会存在较大差异。

而这部电影各个单元之间的共同点在于———小人物的视角。

放弃由宏大视角切入的《我和我的家乡》,以观影者真正熟悉的小人物为主视角,讲述了观影者更加熟悉的故事,因此更能够引发观影者的共鸣。

新主旋律叙事系统电影并非创作者自己的艺术,同样需要与观影者达成共鸣。

也就是说,电影必须得到观影者的认同才能够使电影具备价值。

波德维尔认为每一部电影都应当是一个特定的地区在一个特定时间段内发生的一件具有代表性特征的故事。

因此,电影本身应该具有较高的故事性,同时电影还应当具备一定的真实性,使得观影者能够在观影过程中产生真正的共情。

根据电影叙事的要求,电影故事必须更为细腻且更加真实,从细节方面体现故事的地域性以及真实性。

叙述是电影的骨骼,也是电影的主线,更是电影组织的基础。

是电影主线故事发生的原因,以及后续的结果,因果关系是否成立直接影响到电影的根本,如果电影当中的因果关系不符合逻辑时,那么电影本身就不能够成立。

很多电影之所以无法给观影者真实感,甚至依然存在极为严重的漂浮感,就是由于电影的因果关系并不符合逻辑,或不符合电影发生时代的基本思想逻辑。

因此在电影组织过程中,因果关系的合理性是电影成立的基础,《我和我的家乡》之所以具备极高的真实性。

就是因为这部电影当中的故事大都具有极为合理的因果关系,且所有单元均与故事发生时代相符合。

热门课程推荐

热门资讯

请绑定手机号

x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