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践行和谐价值观—— “历史建筑保护设计”案例教学实践

发布时间:2024-03-01 10:44:27 浏览量:148次

■陈勐 赵斌 江海涛

近年来,思政元素融入建筑学专业教育已愈发受到业内关注。如何将建筑设计专业课与价值导向相结合,在“润物细无声”中立德树人,是笔者的主要探索方向。

“历史建筑保护设计”是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学专业建筑遗产保护方向的专业课,关注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历史环境中的设计实践等内容。其中,历史建筑改扩建是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由“增量开发”向“存量更新”过渡的一项重要议题。

如果说建筑设计课程以经典理论和教学范式作为“抓手”,那么历史环境中的设计训练则以观念引领作为“导航”,旨在训练学生面对复杂环境问题的认知方法与设计思维,形成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价值观。

山东建筑大学老校区原宿舍楼/邹钰 摄

案例教学是关联调研分析与设计实践的重要环节,通过解读杨廷宝、关肇邺等前辈学者的设计思想和作品,使学生们理解整体和谐观,实现案例教学的主要目标——在尊重历史环境的基础上,适度表达自己的个性。

杨廷宝与“体宜”建筑观

我国第一代建筑师的杰出代表、被誉为“建筑四杰”之一的杨廷宝先生在建筑创作中十分重视整体协调原则,并提出了“体宜”建筑观。

“体宜”源自于明末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一书中所提出的“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想,指造园者精巧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实现建筑与整体环境的得体合宜。

在新建筑设计和旧建筑改扩建中,杨廷宝均十分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与融合。无论是顺应地势、融于山林之间的中山陵音乐台、紫金山天文台,还是新旧相融、整体统一的清华大学图书馆扩建工程,均体现出这一思想。杨廷宝这种重视“体宜”的建筑观,也体现出我国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和谐”价值观,为我国进入存量建筑时代,开展历史环境中的设计教学提供了鲜活的思想源泉。

历史环境中的设计实践策略

杨廷宝非常关注历史环境中的设计问题,他曾提出建筑改扩建的三种“手法”:第一种遵循历史建筑的风格、比例、构图和形制,是“完全一致的作法”;第二种为“大体上的协调”,呈现远观相一致、近看有差别的整体特征,即“大概齐”;第三种是“对比的手法”,要求设计者能辨析新与旧的主次和重要程度。

杨廷宝总结的“三种手法”代表了历史环境中的基本实践策略,这种多元化的设计趋向既源自于不同国家地区的相关要求、业主自身的需求与愿景,也受到建筑师差异化设计理念的影响。

杨廷宝在实践中追求整体和谐。他认为,新建与扩建并不一定要表现个体,而是要着眼于群体的协调。在1931年清华大学图书馆扩建中,他设计了与老楼尺度、形制一致的新楼,并以高起的楼宇连接两者,形成拱卫礼堂的布局。1933年至1957年间,在东南大学图书馆、大礼堂和中大院改扩建中,新建部分遵循老建筑的古典风格和构图,在体量、形制、色彩等方面协调统一,细部如开窗、装饰、材料等方面则存在差异。

杨廷宝的设计为后来者留下了丰富的创作灵感。1982年,关肇邺在设计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时,秉持尊重环境、尊重历史的原则,追求建筑与校园的得体与和谐。布局上,新馆整体后退,入口置于半开敞的内院中,保留了面向老馆的视廊和道路。体量方面,规模最大的入口大厅远离老馆和礼堂,呈现退台关系,形成尺度适宜的院落空间。外观上,新馆沿用了老馆的红砖墙和灰瓦坡顶,窗上的弧拱过梁、入口砖拱符号再现了老馆的古典元素。总体而言,新馆注重与周边环境与建筑的和谐统一,在内敛与古朴中彰显时代气息,以“争当配角”的姿态向杨廷宝的作品致敬。

案例教学对课程设计的启发

基于对前辈学者理念和作品的解读,课程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载体开展实践。2022年,笔者以山东建筑大学老校区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两栋宿舍楼为设计对象。初建时一样的两栋房屋,受岁月洗礼呈现出不同面貌,现均已不作为宿舍使用。其中,南楼保存较为完整,已被公布为济南市第三批历史建筑,北楼因临近城市干道,受道路拓宽、商业因素影响,后期改动较大,现作为出租型商业建筑。

山东建筑大学老校区原宿舍楼更新设计教学成果/姜恬恬、马司琪绘,陈勐指导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们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认识到老校园的历史和景观价值,形成基于布局、要素、业态的设计导则。两栋建筑截然不同的身份也为更新利用增添了机遇和挑战。其中,南楼应以保护为主,置入服务校园主体的职能,北楼则偏重利用,促进与城市生活的密切交融。通过求同存异的更新策略,在功能置换、空间对话和环境呼应方面实现新与旧的和谐共生,延续老校园的景观文脉。

关肇邺曾说:“中国文化最核心的价值观就是和谐,不只是建筑,整个社会包括人和人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都需要和谐。”只有在充分尊重、认知、分析历史环境的基础上,因时因地制宜地开展设计实践,适度表达个性,才能成就一个好的作品。正如关肇邺所言:“孔夫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建筑其实也一样。”

(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本文原载于《中国建材报》4月10日8版

责编:丁涛

监审:贺丹

热门课程推荐

热门资讯

请绑定手机号

x

同学您好!

您已成功报名0元试学活动,老师会在第一时间与您取得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