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雅集研讨会|文物陈设在室内设计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4-03-01 18:23:28 浏览量:177次

编辑:容 磊

摄影:李锴旸

2020年11月7日上午,金石·雅集研讨会在石尚印象艺术馆圆满举办。本次研学活动由石尚印象艺术馆、豫盟设计研究院联合主办。

研讨会主题是“文物陈设在室内设计运用”。由石尚印象艺术馆创始人李文明和豫盟设计研究院导师王磊主讲。

来自河南各地的文物爱好者、设计师等20余人出席研讨会。

会议伊始,石尚印象艺术馆创始人李文明带领与会人员参观了馆内陈列的石窟佛像、金石拓片、江山秋色图等。在参观过程中,大家一同挖掘着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

上午11时许,大家开始围坐在一起,进行深度讨论,针对议题各抒己见,踊跃发言,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豫盟设计研究院导师王磊,作为石尚印象艺术馆的设计师,首先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我认为,时代变迁,很多事物已经不符合时代需求,变则活,不变则死,室内设计行业亦复如此。文物们承载了数千年中华传统文化,它们是“永流传”的经典,而室内设计同样也是艺术的传承,倘若要追根溯源的话,两脉均出自一家。

石尚印象艺术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金石玉器,纸绢拓片在这里均成了画龙点睛之笔。作为一个室内展馆,重中之重便是如何保护文物。在设计之初,我翻阅了诸多历史文献,对文物保护做了详细研究,最后才制定出这套独具匠心的方案。

我们都知道,很多文物对光是十分敏感的,尤其是纸绢类。可见光中的红外光含有较多的热能,它会促使文物外表温度上升,湿度下降,然后导致文物产生翘曲和龟裂;而紫外光则会使纸张类文物褪色、变黄、变脆。最重要的是这些伤害都是不可逆的。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添置了一套完整的展柜灯光系统,由牛耳灯、射灯等器具组成。整套系统除了控制灯光冷暖色调外,还会保证恒温恒湿,全方位保护文物。

石尚印象艺术馆创始人李文明紧接着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人的审美是讲究简单的,只有简单才能大气。而简单的核心则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换句话说就是要学会去掉一些东西,毕竟只有在历史长河里流传下来的才是经典。

但是我们很多人都会选择去研究一些玄而又玄的精神文化,而抛弃掉那些真正实体化的文物。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很多东西都是通过碑帖石拓等方式保存下来的,举个例子,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行书碑帖,存世以“神龙本”为最著,结果却被李世民拿去陪葬了。

还有喜欢收藏这些东西的人,大都会利用它们来装饰,只是有一部分人会一味的堆砌古董,搞得室内环境阴暗、死气沉沉的。那如何把文物作为一个设计元素自然的融入到室内环境,使人进入室内感觉到文物就是环境的一部分,没有丝毫的突兀,便又是一个新的挑战。

之后,与会人员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研讨会最后,王磊做了总结性的陈述,他说:在石尚印象艺术馆这件作品里我灌注了很多的心血,而且是符合我一直秉承的理念——设计,在设计之外!即使空间文化气息不应该只浮在表面上,更多的应该是将更深层次的东西置入其中。

我本人作为设计师,是有一点私心的,就希望,当你们走进我设计的建筑时,能有所共鸣,能感受到不一样的空灵含蓄,能感受到我每一个作品背后的故事!

本次金石·雅集研讨会在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

活动掠影

热门课程推荐

热门资讯

请绑定手机号

x

同学您好!

您已成功报名0元试学活动,老师会在第一时间与您取得联系,请保持电话畅通!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