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凤梨酱
发布时间: 2025-11-17 17:03:46
浏览量:2次
说明:文中所有的配图均来源于网络
审美经济的核心逻辑已从"造内容"升维为"建生态"——通过"用户共创"激活参与感、通过"审美增值"延伸商业价值,最终形成"内容-用户-商业"的可持续闭环。这种生态构建的关键,在于将用户从"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让审美价值通过情感共鸣转化为消费动力。以下从"用户共创激活市场活力"与"审美增值转化商业价值"两大维度展开,结合2025年最新案例,解析审美经济如何实现生态闭环。
1、用户共创:从单向传播到双向共鸣,激活市场活力
用户共创的本质是"情感投射+价值认同"的双向流动,这种互动不仅提升内容热度,更强化用户粘性。腾讯《折腰》以"先婚后爱"的古典美学与现代意识融合设定,刷新古偶审美期待:开播10分钟热度值破2万,首日达2.8万+,6天突破3万创腾讯视频纪录;全网有效播放量破8亿,全周期热搜3669个,主话题阅读量49.2亿;抖音爆款视频200支,小红书主话题浏览量30.8亿登顶2025剧集冠军,形成全平台热议场。用户的弹幕互动、二创内容(如CP向剪辑、角色同人图)进一步放大内容影响力,形成"内容-用户-内容"的正向循环。
正在热播的《赴山海》更以"穿书系统+非遗武术"的创新设定,实现市占率断层领先:云合单日最高市占率31.57%,上线14天有效播放量破10亿,创2024-2025年剧集增速纪录。双平台弹幕互动量5天破亿,首创"游戏化弹幕"影响剧情特效(如观众投票决定角色技能走向),形成"参与即创作"的沉浸体验。品牌合作方面,65个品牌创联播剧纪录,爱奇艺广告总时长1507秒达2025年平台年冠,证明用户共创对商业价值的直接拉动。

平台通过"预约机制""福利活动""互动设计",将共创从"播出后"延伸至"播出前",强化用户期待与参与感。优酷《千香》预约量294万断层领跑,用户的预约行为既是期待表达,也是对内容审美方向的反馈,平台可据此调整宣发策略。《长安二十四计》预约量217万+,优酷推出"成毅旧作限免"活动,9月11-12日《琉璃》《沉香如屑》等4部作品限免24小时,吸引粉丝回流互动,通过弹幕、评论分享"回忆杀",形成预热共创氛围,提前放大新剧热度。
腾讯短剧片单则贴合碎片化共创需求,《鹦鹉》《朱雀堂》等竖屏古风穿越剧、《雨爱千金》等甜宠爽梗剧,支持随时暂停、评论,用户可模仿剧中情节拍摄二创短视频。9月新作《炸天宗》《不堪折》及七夕特辑《迎凤归》,上线后快速引发二创热潮,激活市场活力。
爱奇艺片单多数剧集开放预约,如《狐妖小红娘王权篇》成毅白发打戏引热议,《佳偶天成》仙侠虐恋设定获用户青睐。用户通过预约表达审美偏好,平台则根据数据调整内容打磨方向,形成"用户反馈-平台优化"的共创闭环。部分剧集在官微发起"角色审美讨论",邀请用户分享服化道看法,强化参与感。
2、审美增值:从内容消费到文化认同,转化商业价值
审美经济的商业闭环,本质是"审美价值→情感认同→消费转化"的链条延伸,覆盖"内容消费""线下文旅""品牌合作"多维度。腾讯《长安的荔枝》以"黑色幽默+历史美学"风格,不仅带动广东荔枝成交额同比增560%,推动长安古驿道、高州荔枝乡文旅打卡,更通过海外多语种发行成为文化输出载体,实现"内容价值→文化认同→商业转化"的跨越。
优酷拟推出的《风犬下西洋》,计划重走郑和下西洋航路,融合"历史情怀+现代探险",探索"历史文旅+审美经济"新模式,让审美价值延伸至线下消费。已释出的《谍报上不封顶》民国特工题材,凭借"优雅神秘"的审美风格,微博热度指数8656万,吸引品牌关注,为后续植入合作奠定基础。
《藏海传》创央八近五年古装收视纪录,其古典雅致的服化道审美带动剧集周边(如首饰、服饰)销售,取景地成为文旅打卡点,实现"内容审美→线下消费"转化。腾讯视频《子夜归》以"长安妖市"创新世界观与唐风志怪审美招商登顶,国风美妆、汉服品牌看中其独特审美与品牌调性的契合度。
动漫片单延续"IP审美增值"路径,《斗破苍穹年番4》《一人之下6》等经典回归作品,通过技术升级(如4K画面、流畅打戏)提升审美质感,维持IP生命力。《星临》《念凡尘》等新作通过创新审美开拓新消费群体,形成"老IP焕新+新IP破圈"的双重增值。

腾讯视频《庆余年2》《玫瑰的故事》等8部剧集热度破3万,审美价值转化为稳定商业口碑,吸引广告主长期合作。爱奇艺则通过"题材创新审美"拓展边界,《家业》聚焦徽墨非遗,将传统工艺审美融入商战叙事,吸引文房四宝品牌合作,推动徽墨文化传播,形成"文化审美→品牌价值→消费转化"链条。《风与潮》以澳门金融商战为核心,凭借"现实题材+献礼属性"双重审美,获政策支持与市场认可,吸引金融、澳门文旅品牌合作,提升商业价值。
这种闭环的核心,是通过"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重构消费逻辑——用户为"审美"买单,本质是为"认同"买单。当用户因《长安的荔枝》的"历史寓言"产生对唐代文化的认同,因《子夜归》的"唐风志怪"产生对国风美学的认同,因《家业》的"徽墨非遗"产生对传统工艺的认同,这种认同会自然转化为对相关商品、文旅、品牌的消费行为,形成可持续的商业闭环。
审美经济的终极目标,是构建一个"内容-用户-商业"的生态循环:用户通过共创参与内容生产,内容通过审美增值传递情感价值,商业通过价值转化反哺内容生产。在这个生态中,技术不再是堆砌的符号,而是服务审美的工具;用户不再是沉默的观众,而是共生的伙伴。
审美经济虽势能强劲,但平台仍需直面两大核心挑战,同时把握三大关键机遇,以实现可持续增长。
挑战一:IP改编需平衡原著党与泛用户需求
IP改编是审美经济的重要抓手,但需在“原著还原”与“大众审美转译”间找到精准平衡点。腾讯视频《斗破苍穹》年番通过“三年之约”“云韵离别”等名场面精细化改编,2025年播放量破50亿,成为国漫出海标杆;但《仙逆》因AI动态剧本改编“摸脸”情节引发争议,导致中国邮政联名周边24小时退货超千件,预估损失超40万元。这暴露出过度依赖技术或简化原著可能引发口碑反噬。优酷《千香》预约量超290万,但平台预测其开播后观众流失率或超40%,核心矛盾在于“宿命仙缘”的传统设定与现代观众“清醒人设”审美需求存在落差;若剧情未能在奇幻爱情中融入创新审美,易引发用户不满。爱奇艺《狐妖小红娘王权篇》成毅白发打戏引发热议,但“原著党”对“王权富贵救清瞳”等名场面的审美期待极高,而“泛用户”更关注叙事节奏与情感共鸣,改编需避免过度还原导致拖沓或过度简化引发原著党不满。

挑战二:类型创新需避免同质化与口碑天花板
平台已形成差异化赛道(腾讯科幻领先、优酷深耕国风、爱奇艺强化悬疑),但需警惕“同质化陷阱”与“口碑天花板”。优酷国风赛道若持续重复“仙侠虐恋”模式,可能陷入审美疲劳;爱奇艺迷雾剧场需持续创新以维持“悬疑标杆”地位,避免因套路化导致观众流失。优酷《暗河传》预约量155万+,但“江湖权谋”题材已有多部同类作品,若在服化道、叙事节奏的审美呈现上缺乏新意,可能陷入同质化争议。
机遇一:技术赋能降低审美表达门槛
虚拟制片、AIGC等技术将进一步降低创作门槛,让中小创作者参与审美经济。XR技术、全民投票、花式弹幕互动等互动技术普及,将提升用户参与度,延长内容生命力。例如,腾讯《开始推理吧3》通过XR技术构建虚实交织的“推市”世界观,观众可实时干预剧情走向,形成沉浸式体验。
机遇二:用户共创激活内容生态
用户从“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共创行为直接提升内容热度与粘性。腾讯《折腰》通过弹幕互动、二创内容放大影响力,全周期热搜3669个,主话题阅读量49.2亿;优酷《千香》预约量294万,用户通过预约表达审美偏好,平台可据此调整宣发策略,形成“用户反馈-平台优化”的闭环。

机遇三:全球化与赛道拓宽打开增长空间
国漫的东方式审美打开海外视界,剧集的文字语言以情绪带动“审美出海”,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例如,腾讯视频《斗破苍穹》海外覆盖YouTube、Crunchyroll等平台,《仙逆》日本ufotable抢下剧场版版权,海外播放量破7800万。此外,短剧与动漫赛道拓宽成为新增长点:腾讯视频短剧主打“竖屏精品+高能反转”,贴合用户碎片化消费习惯;爱奇艺、优酷加码短剧,拓宽审美经济赛道;动漫方面,腾讯视频延续国漫领先优势,年番与创新IP双线并进;爱奇艺深化国漫与现实议题结合,吸引更广泛观众群体。
未来十年,审美将从“内容包装”升维为“产业引擎”。《黑神话:悟空》以中国神话美学破圈全球,非遗IP将传统技艺融入现代故事——这些不仅是商业成功,更是文化话语权的建立。风口比拼的不是速度,而是审美体系能否连接情感、承载时代精神。此刻,正是重新定义“美”的价值,让审美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

优秀作品赏析
作 者:李思庭
所学课程:2101期学员李思庭作品
作 者:林雪茹
所学课程:2104期学员林雪茹作品
作 者:赵凌
所学课程:2107期学员赵凌作品
作 者:赵燃
所学课程:2107期学员赵燃作品
同学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