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03 10:34:47 浏览量:191次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电话会话镜头拍摄
剪辑电话会话场景时,应多角度拍摄人物头部。
■ 原 因
按传统习惯要求,电影语法指出,在构建两地电话交谈人物画面时,对话人物应越过画面空白空间( empty frame )互相对望。这样,从单人镜头切换到下一个单人镜头再切回,可以让观众认为他们正在越过屏幕彼此交谈。
从第一个中远景镜头可切换到任何其他镜头,但不能切换到另一个中远景镜头。
■ 解决方法
希望镜头构图遵循这一准则。否则,你无法改变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只能利用你手中现有素材。
■ 特殊情况
改变这一实践准则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如果拍摄了一个人的背部面对摄影机,那么在镜头允许的前提下,你可以改变另一个人的方向。
连续动作剪辑注意事项
连续动作剪辑中,如果人物从画面左侧走出,同一人物进入下个镜头时应在右侧。
连续动作剪辑中应保持银幕方向不变。
■ 原 因
根据已有的电影语法规定,这是适用于所有活动实物,包括物体或人物运动剪辑的最基本准则。同时银幕方向在转场前后必须保持连贯,这样有助于在电影空间内确立左右方向,使观众在虚拟场景内产生方向感。
■ 解决方法
作为剪辑师你应该拿到银幕方向正确的镜头。如果提供的镜头中银幕方向发生变化,那么最好在两个镜头间插入一个比较有趣的切出镜头。
■ 特殊情况
● 银幕上看到的方向实际发生了变化。
● 在切出镜头之前有一个明示的银幕方向变化。
● 方向改变是由切出造成的(比如,人物在鬼屋里,向一个方向跑,看到鬼后向相反方向跑)。连续动作剪辑中应保持银幕方向不变。
“兴趣点”位置
注意镜头中“兴趣点”在银幕上的位置。
■ 原 因
即使人物在镜头中处于银幕的正确位置,但观众还有其他的视觉参照,有时我们称之为兴趣物或兴趣点。
例如,在双人镜头中,一男一女(镜头 1 )共同欣赏一幅油画,油画位于画面中心位置。切换到男演员(镜头 2 )时,油画在画面左侧。切换到女演员(镜头 3 )时,兴趣物(油画)跳到了画面右侧。尽管这样的剪辑在技术上是正确的,但兴趣点的跳切也会造成视觉干扰。
■ 解决方法
如果有明显的兴趣物,可以让它保持在画面同一位置,要么就干脆选择一个只有被摄对象没有兴趣物的特写镜头。
■ 特殊情况
特殊情况是指兴趣物很小,在背景中很远的地方或虚焦,你就可以忽略不计。另一种情况是兴趣物的一部分或整个兴趣物被动作覆盖。
特写镜头选择
采用人物特写镜头应达到最佳效果。
■ 原 因
演员面部特写是非常隐秘的镜头,承载着大量视觉信息,凭借面部表情和当时故事情境可以影响观众的情绪。如果在场景中过早使用这种强有力的镜头,会淡化后续制造情感点的特写镜头的效果,或损害故事线中某个反转( counter-current )情节。
■ 解决方法
保留人物的特写镜头,当观众能从演员放大或虚幻的面部获得最多信息时再使用。随着影片或场景越来越紧张,此时你再切换到特写镜头,可以推动情节向高潮发展,观众可以看到更有趣的画面。通过特写镜头,他们可以更容易判断人物情感或心理状态。如果过早进入特写镜头,这种效果会缩水。
■ 特殊情况
纪录片和新闻“头部特写”( talking head )式访谈多会采用中景镜头和特写镜头。在连续的片段中你就要立刻用到这些镜头。虚构的叙事电视剧会有更多单个人物特写镜头,这是因为电视屏幕小。对电视剧而言,更多地会在每个场景中更快切换到特写镜头。
“视线”停留注意事项
只要人物的“视线”停在兴趣物上,就应立即切出。
■ 原 因
镜头中的人物看向银幕外的兴趣物,这一镜头为向观众揭秘( reveal )做好了铺垫,一般接下来剪辑师就会切换到兴趣物镜头,这样剪辑的动机源于人物的视线和看到画面外兴趣物的最初面部反应。当头部和眼睛的运动停下来,观众就渴望知道演员在看什么,因此要切换到兴趣物的镜头。
■ 解决方法
剪辑师希望在拍摄过程中演员能按照指示视线看向画面外并对看到的物体做出反应。还希望演员最后的动作是头部保持不动,视线望向银幕外。演员最后坚定的表情(眼睛沿一条线聚焦)和发现画外物体的面部表情是最强的剪辑点。
■ 特殊情况
如果视线镜头不是以演员静止、明显的凝视结束,那么你不能在眼睛聚焦的镜头处切出,而是在演员面部表现出发现画外物体的镜头处切出。一些快速的动作片段或场景,如果涉及多个画外物体,则不需要演员静止的头部和凝视的视线镜头。
(转自 拍电影网)
热门资讯
想了解动画制作和影视特效的区别吗?本文将带您深入探讨动画制作和影视特效之间的关系,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两者的差异。
想知道快影、剪映、快剪辑这三款软件哪个更适合小白?看看这篇对比评测,带你了解这三款软件的功能和特点,快速选择适合自己的视频剪辑软件。
剪映专业版新增全局预览缩放功能,可以轻松放大或缩小时间轨道。学习如何使用时间线缩放功能,提升剪辑效率。
4. 豆瓣8.3《铁皮鼓》|电影符号学背后的视觉盛宴、社会隐喻主题
文|悦儿(叮咚,好电影来了!)《铁皮鼓》是施隆多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影片于... 分析影片的社会隐喻主题;以及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它又带给我们哪些现实启发...
5. 从宏观蒙太奇思维、中观叙事结构、微观剪辑手法解读《花样年华》
中观层面完成叙事结构、以及微观层面的剪辑手法,3个层次来解读下电影《花样年华》的蒙太奇魅力。一、 宏观层面:运用蒙太奇思维构建电影剧本雏形。蒙...
1、每个切点需要理由和动机 很剪辑师认为,赋予每一个切点动机是非常困难的。很多...
15种电影剪辑/转场手法,让影片更吸引眼球!回顾电影中丰富多样的专场技巧,比如瞬间从一个场景中变换到空中... 现在是测试技术的时候了!以下是一些常见剪辑手法,让你观影过程更加华丽动人!
本文介绍了十款强大的PR视频剪辑插件,帮助提升视频剪辑效率,提高创作品质,并降低创作难度。
电影创作者可以通过表意、造型、画面展示等元素对隐身性的含义进行隐喻,打... 电影和梦境都具有普遍性的象征意义,梦境中的元素能够代表人内心的欲望,...
10. 《肖申克的救赎》通过镜头语言,向观众展现了安迪自我救赎的过程
以突出剧情的紧张氛围和角色的情感变化。此外,电影的拍摄手法和剪辑方案还与影片的叙事结构和主题紧密相连。导演巧妙地运用回忆、闪回和象征性镜头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