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梦之幻想
发布时间: 2025-11-21 12:09:08
浏览量:0次
说明:文中所有的配图均来源于网络
前几天,游戏圈被一则重磅消息刷屏——Cocos被忽然科技以5.1亿元全资收购。这一消息在游戏圈内引发了广泛讨论,毕竟Cocos曾有着辉煌的过往,如今却以这样的价格易主,着实令人唏嘘。今天,咱们就深入聊聊Cocos的这段发展历程。

此次收购价格着实让人意外,不仅比不上Cocos在2018年A轮融资时的1.2亿美元估值,与2022年B轮时大家猜测的2亿美元估值也相差甚远。曾经,Cocos与Unity、Unreal并称全球三大跨平台游戏引擎,是国产技术的骄傲代表,可谁能想到,它最终走上了“贱卖”之路。
回顾Cocos的融资历程,其估值可谓一路下滑。2018年,Cocos完成A轮融资,估值冲到了1.2亿美元。这一轮融资由景林投资领投,一粟资本和上一轮的赛富基金跟投。彼时的Cocos风光无限,在国内手游市场,超过一半的游戏都使用它进行开发,全球占有率也达到了30%,成为众多游戏开发者的首选引擎。
到了2022年,Cocos又完成了5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建信信托、GGV纪源资本、声网Agora等知名机构纷纷参与其中。虽然当时没有公布具体估值,但在开发者圈子里,普遍推测合理估值应该在2亿美元左右。然而,现实却给了大家沉重一击,如今5.1亿元(大约0.7亿美元)的收购价,不仅比三年前推测的数字大幅缩水,甚至还不如2018年A轮时的估值。这种估值的倒挂,反映出Cocos这些年在商业发展上遇到了严重阻碍,尚未找到成功的盈利模式。

尽管如今Cocos的处境令人惋惜,但它也曾有过辉煌的高光时刻。在手游刚起步的那几年,Cocos几乎统治了国产手游的开发圈。2013年,接近七成的国产手游都采用了Cocos 2d - x引擎。《捕鱼达人》《小冰冰传奇》《梦幻西游》《列王的纷争》《开心消消乐》等曾经火爆一时的游戏产品,都是基于Cocos引擎开发出来的。这些游戏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还吸引了大量玩家,为Cocos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和庞大的用户基础。
Cocos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国内市场,在海外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怪物弹珠》《王国保卫战:复仇》《火焰纹章:英雄》等海外知名游戏,同样选择了Cocos引擎。这充分证明了Cocos引擎的技术实力和通用性,能够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游戏中发挥重要作用。
截至2022年,Cocos已经积累了150万注册开发者,月活开发者达到30万,覆盖设备超过16亿台。就连清华大学图书馆里,都收藏着多语种的Cocos教程书籍,这进一步体现了Cocos在学术领域和教育领域的影响力,为培养游戏开发人才提供了重要的学习资源。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技术底子厚、生态庞大的平台,却始终没有找到稳定的赚钱路子,其商业化之路充满了坎坷。
首先,开源模式成为了Cocos商业化路上的第一道难以跨越的坎。Cocos创始人王哲曾表示,在发展过程中,有大量社区开发者和企业为Cocos贡献代码,这使得它很难再转变成收费的闭源引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Cocos只能依靠为开发者或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定制方案等方式来赚取一些收入。但这种盈利模式显然不够稳定和可持续,难以支撑Cocos的长期发展。
其实,游戏引擎本身的商业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世界难题。即使是像Unreal这样强大的引擎,主要也得依靠自研游戏和发行业务来赚钱,单纯依靠引擎本身的财务数据并不乐观。Unity也是如此,广告收入在其整体收入中占据了很大比重。Cocos在开源模式下,想要实现盈利更是难上加难。
其次,战略上的误判让Cocos的处境雪上加霜。2014年,Cocos团队信心满满,认为2D技术已经轻松掌握,3D技术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于是,他们直接在2D的底层架构上硬搭3D能力。直到架构师离职前发出警告,称“这楼要塌了”,他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一战略误判,让Cocos白白浪费了四五年时间,也错过了手游从2D转向3D的关键窗口期。在3D游戏逐渐成为主流的市场环境下,Cocos的竞争力受到了极大影响。

对于这次收购,Cocos的论坛开发者们普遍认为卖亏了。有开发者表示:“现在小游戏这么火,Cocos在这块还是有优势的(虽然Unity也在发力,优势越来越小),但我还是觉得有机会做起来。真不明白为什么这么着急就卖了。”还有人猜测:“估计是工资发不出来了,你看引擎组的老成员一个接一个地走。”这些看法反映出开发者们对Cocos的未来仍抱有一定的期待,同时也对当前的收购决定感到困惑和惋惜。
从收购方忽然科技的背景来看,这笔买卖并非毫无道理。忽然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游戏化互动云服务的厂商,为全球很多泛娱乐应用提供支持。我们平时在一些应用里看到的内置小游戏,很多就是由忽然科技提供的。收购之后,忽然科技承诺Cocos会全面回归永久免费、纯粹开源的路线,同时借助忽然科技的全球流量资源,为开发者提供更多价值。从这一点来看,Cocos的技术积累和开发生态与忽然科技的业务确实能够形成互补,说不定真能为Cocos开辟出一条新的商业化道路。

Cocos的起起落落,为国产基础软件的发展敲响了警钟。它证明了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做出世界级的开发引擎,并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然而,同时也暴露了纯粹的技术理想与残酷商业现实之间的矛盾。
尤其是在Unity逐渐缩减在华业务的背景下,国产引擎能否实现自主可控显得尤为重要。但如果没有健康的商业回报,再好的技术也难以持续发展下去。一位开发者在论坛里点出了关键问题:“Cocos团队现在卡死了,既想守住2D的基本盘,又想开拓新市场,论坛里还总抱怨人手不够。人手不够就去拉投资啊,难道让大家众筹支付宝打钱吗?”这反映出Cocos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分配和战略决策问题。
尽管被吐槽是“贱卖”,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对Cocos来说,这或许也是一个合理的结局。收购方承诺继续保持开源路线,并用自身流量优势赋能开发者生态。对于已经很难靠自己实现商业化的Cocos来说,能找到一个愿意持续维护并发展其生态的“下家”,也算是一个务实的选择。
做游戏引擎本来就是九死一生的创业,相比很多悄无声息就消失的项目,Cocos能被收购、继续发展,已经算是体面收场。只是,那个曾经改变中国游戏行业,让中国开发者在全球引擎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Cocos,最终以这样的方式落幕,难免让人有些感慨。也许,这就是理想主义的技术人在现实的商业世界里,最常遇到的命运吧。但我们仍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国产基础软件在技术与商业之间找到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优秀作品赏析
作 者:李思庭
所学课程:2101期学员李思庭作品
作 者:林雪茹
所学课程:2104期学员林雪茹作品
作 者:赵凌
所学课程:2107期学员赵凌作品
作 者:赵燃
所学课程:2107期学员赵燃作品
同学您好!